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

發布時間:2023-07-18 16:55: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方式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幫助畢業(ye) 生拓寬思路:指定幫扶教師提供細化建議,聘請校外導師宣講招聘政策,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學生視野……多種舉(ju) 措助力畢業(ye) 生更好適應社會(hui) 工作環境,掌握就業(ye) 所需技能。

  近期,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方式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幫助畢業(ye) 生拓寬思路,邁好走向社會(hui) 的第一步,更好地發揮人才積極作用。

  專(zhuan) 人指導幫扶

  提供細化建議

  手拿畢業(ye) 證,頭戴學位帽,老師輕輕撥穗正冠,相機麵前,定格終生難忘的瞬間……最近,天津師範大學舉(ju) 行畢業(ye) 典禮,教育學部學科教育(物理)專(zhuan) 業(ye) 碩士畢業(ye) 生王娟在這一天也收到了心儀(yi) 的工作單位錄取通知,人生即將進入新的階段。

  但3個(ge) 月前,王娟對自身條件在就業(ye) 市場的定位並不明晰。“我本科是學物理學的,碩士階段又讀了教育學。成為(wei) 一名中學物理老師,一直是我的夢想。”王娟說,雖然目標明確,但對自我的認識好像還是有所欠缺。今年天津各區教育係統招聘開始時間早,每次考試前王娟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娟向學校學生就業(ye) 指導中心求助,就業(ye) 指導中心為(wei) 她指定了專(zhuan) 門的幫扶老師。在與(yu) 王娟深入交流後,老師提出了非常明確的建議:“你本科是學物理的,紮實的學科知識是你的優(you) 勢,要有所取舍,主攻考察內(nei) 容以學科類為(wei) 主的區域考試。”得到中肯建議的王娟全身心投入到招考準備中,並在接下來的兩(liang) 場考試中進入麵試。

  天津師範大學學生就業(ye) 指導中心主任寧睿英介紹,今年,天津市相關(guan) 部門在全市高校範圍內(nei) 開展了愛津城·強技能·促就業(ye) 大學生就業(ye) 技能培訓專(zhuan) 項活動。學校進一步細化方案,重點在講解麵試技巧、求職禮儀(yi) 等方麵為(wei) 學生提供服務。

  同時,學校與(yu) 優(you) 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天津市各區人社部門、大學科技園等協同聯動,帶領畢業(ye) 生深入走訪調研,幫助畢業(ye) 生近距離感受以科技創新引領智能製造發展的創新創業(ye) 項目成果,讓畢業(ye) 生在實踐中拓寬就業(ye) 思路。

  聘請校外導師

  宣講引才政策

  “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看到微信群裏的這句話,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大四學生薛迪博心動了。“要不要報名‘西部計劃’去新疆?去基層工作到底苦不苦?”幾個(ge) 問題在他的心裏“冒”了出來。

  每年就業(ye) 季,太原理工大學都會(hui) 組織一些在基層工作的往屆畢業(ye) 生回校宣講,用他們(men) 的真實經曆幫助學生做出選擇。“去新疆的一些師兄師姐給我們(men) 講遠方的美景,講奉獻的喜悅。他們(men) 說,基層雖然相對艱苦,但是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實現人生價(jia) 值。”聽了幾場交流會(hui) ,薛迪博的就業(ye) 目標漸漸清晰。

  據介紹,太原理工大學創建了“夢想導航”谘詢服務站,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性化、針對性指導。同時,在和一些基層崗位對接前就注重了解學生的需求。為(wei) 了提供真實準確的就業(ye) 信息,太原理工大學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把訪企拓崗、就業(ye) 實踐和就業(ye) 幫扶有機結合,聘請各地政府、企業(ye) 引才負責人為(wei) 校外導師,不定期邀請進校為(wei) 學生進行招才引智政策宣講。目前,太原理工大學已聘請20餘(yu) 名校外導師。

  薛迪博坦言,學校宣傳(chuan) 教育幫助他明晰了職業(ye) 追求。

  在大學四年裏,薛迪博對各類職業(ye) 已經有了一個(ge) 基本的認識,這來源於(yu) 太原理工大學的“生涯導航”教育計劃。“我們(men) 邀請專(zhuan) 業(ye) 人士為(wei) 學生授課,從(cong) 認識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思考職業(ye) 方向、求職的過程與(yu) 技巧等方麵,逐年深化課程,幫助學生拓寬思路,選擇合適的工作。”太原理工大學學生就業(ye) 指導中心發展聯絡科科長李雲(yun) 雲(yun) 說。

  太原理工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鄭強說:“我們(men) 鼓勵同學們(men) 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入企觀摩學習(xi)

  開闊學生視野

  今年春招,就讀於(yu) 貴州大學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的萬(wan) 瑞參加了在去年秋招時錄用自己的一家公司的校園招聘會(hui) 。在細致了解公司信息後,他更明確了職業(ye) 定位,決(jue) 定7月赴深圳入職這家公司。

  去年秋招,萬(wan) 瑞通過學校官方就業(ye) 信息群向該公司投遞了簡曆,由於(yu) 行動迅速、準備充分,他順利被公司錄用。“學校給的招聘鏈接裏有企業(ye) 的簡介、招聘崗位和薪資待遇等信息,都比較簡單。”萬(wan) 瑞心裏還是有點沒底,“最初主要是通過學長學姐了解信息,但也沒有太多的信息源。”

  到了今年春招季,線下的校園招聘宣講會(hui) 、招聘會(hui) 都恢複了,萬(wan) 瑞在招聘會(hui) 企業(ye) 名單上看到了這家公司。“現場溝通以後,對公司的業(ye) 務範圍、崗位要求和福利待遇有了更全麵的了解。這家公司剛組建不久,人員結構非常年輕,是一家有活力的公司。”麵對麵的細致溝通,打消了萬(wan) 瑞的一些顧慮,下定了入職公司的決(jue) 心。

  貴州省高度重視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省教育廳於(yu) 去年12月印發相關(guan) 通知,要求深入實施“企業(ye) 進校園計劃”,推進校園招聘專(zhuan) 業(ye) 化常態化。

  “今年3月以來,學校堅持每周四舉(ju) 辦雙選會(hui) ,按照用人單位需求每天開展宣講會(hui) ,同時還邀請企業(ye) 高管進校園與(yu) 學生麵對麵聊天,為(wei) 學生和企業(ye) 之間的交流搭建平台。”貴州大學招生就業(ye) 處處長餘(yu) 穎說。同時,學校於(yu) 3月啟動“春季促就業(ye) 攻堅行動”,通過大型招聘會(hui) 、就業(ye) 促進周等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崗位24.3萬(wan) 餘(yu) 個(ge) ,人崗比超1∶18。

  餘(yu) 穎介紹:“我們(men) 今年走訪企業(ye) 153家,其中123家為(wei) 新開拓的企業(ye) ,拓展崗位7600餘(yu) 個(ge) 。”

  對於(yu) 萬(wan) 瑞所學的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來說,去工地、項目現場實地觀摩是實踐教學很重要的一環。針對這種情況,學院老師3月份帶同學們(men) 去省內(nei) 的建築企業(ye) 參觀學習(xi) 了3天。“我們(men) 了解了建築企業(ye) 的工作環境、不同崗位的工作內(nei) 容,還有工地現場的情況,這對我們(men) 提前適應工作狀態很有幫助。”萬(wan) 瑞說。貴州大學積極拓展與(yu) 社會(hui) 單位的合作,為(wei) 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hui) 。今年6月,貴州大學招生就業(ye) 處與(yu) 浙江樂(le) 清市簽約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實習(xi) 實踐基地。“通過建立實習(xi) 實踐基地,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就業(ye) 渠道。”餘(yu) 穎介紹,今年,貴州大學還與(yu) 江西南昌市東(dong) 湖區、浙江平湖市、廣東(dong) 陽江市等地人社部門,以及寧德時代、德邦物流、成都鼎橋等企業(ye) 簽約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實習(xi) 實踐基地。“學校積極行動,與(yu) 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穩定合作,讓同學們(men) 提前了解企業(ye) 狀況、開闊視野、提升求職技能。”餘(yu) 穎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高校應通過加強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為(wei) 學生提供更高質量、更規範專(zhuan) 業(ye) 的實習(xi) 培訓,幫助他們(men) 更好適應社會(hui) 工作環境,掌握就業(ye) 所需技能。

  本報記者 李家鼎 鄭洋洋 陳雋逸 邱超奕(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