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什麽這裏有不竭的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3-07-20 16:10:00來源: 經濟日報

  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一直沒有停下在文化領域奮起直追的腳步。在文化產(chan) 業(ye) 領域,這些年深圳很活躍,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不竭的創造力。2022年,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突破2600億(yi) 元,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深圳文藝精品創作好戲連台,電視劇《青春之城》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人工智能主題舞劇《深AI你》奔赴全國巡演,原創舞劇《詠春》“出道”即“出圈”,在國內(nei) 掀起熱潮。從(cong) 2003年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至今,深圳堅持把文化發展作為(wei) 最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讓文化成為(wei) 城市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前不久舉(ju) 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現場,從(cong) 非遺項目的創新活化、前沿創意設計的百花齊放,到“文化+智造”“文化+數字”等文化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業(ye) 態的蓬勃發展,各類來自深圳的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吸引著眾(zhong) 多觀眾(zhong) 駐足,映射出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勃勃生機。這一趨勢在發展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2022年,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過8%。這座文化傳(chuan) 承並不具優(you) 勢的城市,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勢能何以如此強勁?

  培育多元文創平台

  豐(feng) 富多元的文化內(nei) 容與(yu) 產(chan) 品為(wei) 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這些都離不開多元文化平台的強大支撐。

  濱海藝術中心是深圳綜合設施標準最高的演藝場館,該中心董事長朱倩表示,“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生存的根,也是一個(ge) 民族和國家文明進步的精神動力。我們(men) 始終致力於(yu) 讓藝術融入生活,以文藝精品創新助推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自2021年9月開業(ye) 以來已上演近200場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高品質文藝演出”。

  從(cong) 非遺市集收獲精美文化產(chan) 品,從(cong) 精品畫展領略國際藝術風采,從(cong) 主題文化活動中體(ti) 驗客家文化傳(chuan) 統……除了專(zhuan) 業(ye) 演藝場館,甘坑新鎮、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基地、大鵬所城、南頭古城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區,正成為(wei) 深圳市民文化生活的主場域。

  走進位於(yu) 甘坑新鎮的二十四史書(shu) 院,一場穿越古今的二十四史名畫文獻展,讓人置身於(yu) 曆史經典之中,感受中華文化煙雲(yun) 。這隻是華僑(qiao) 城打造甘坑文化旅遊區文化新地標的一個(ge) 縮影。“10年前,甘坑還是逢雨必澇的客家老屋村。2016年,為(wei) 響應國家‘十三五’規劃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甘坑被建設成為(wei) 傳(chuan) 承客家文化的客韻古鎮。”深圳華僑(qiao) 城文創投資有限公司市場招商部總監唐莉說,為(wei) 滿足人們(men)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甘坑因地製宜深挖客家文化,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情景。如今,甘坑已集聚超百家文創品牌商業(ye) 入駐,年均遊客量達300萬(wan) 人次,成功帶動了“客家涼帽”“麒麟套”“手指書(shu) 畫”等一批傳(chuan) 統文化項目創新發展。

  大芬油畫村曆經多年發展已成為(wei) 享譽中外的文化產(chan) 業(ye) 平台。“高水平的文化內(nei) 容產(chan) 品輸出是大芬油畫村得以揚帆遠航的重要支撐。”大芬油畫村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大芬美術館副館長張可說,大芬已成為(wei) 深圳市的重要文化品牌,今年相繼推出多個(ge) 精品展覽,搭建起行業(ye) 交流平台,為(w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原創動力。當地還成立了知識產(chan) 權工作站,加大在創意人才引進、開發和版權保護等方麵的投資力度,目前已有逾百家企業(ye) 簽訂了數字版權登記備案合作協議。

  “有了良好的文化內(nei) 容創作基礎,我們(men) 這兩(liang) 年還著眼於(yu) 以‘互聯網+’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張可說,目前大芬油畫村有淘寶店1700餘(yu) 家、天貓店400餘(yu) 家、京東(dong) 商店100餘(yu) 家,2022年產(chan) 值達42億(yi) 元。

  創意提升產(chan) 業(ye) 價(jia) 值

  豐(feng) 富的文化產(chan) 品供給背後,是創意設計不斷助力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價(jia) 值提升。2008年11月,深圳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全球第6個(ge) “設計之都”。2019年7月,《關(guan) 於(yu) 推動深圳創意設計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打響“深圳設計”城市品牌。如今,深圳已擁有3.3萬(wan) 家設計企業(ye) 、70多個(ge) 文化創意園區、超過22萬(wan) 名設計師,在平麵設計、工業(ye) 設計、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珠寶設計等領域全國領先。

  在黃金珠寶業(ye) 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話:“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羅湖。”自1981年深圳首家珠寶生產(chan) 企業(ye) 在羅湖區水貝片區誕生以來,水貝—布心黃金珠寶產(chan) 業(ye) 集聚區如今已發展成為(wei) 全國規模最大、發展水平最高、產(chan) 業(ye) 鏈最完善的黃金珠寶集聚區。在這裏,有近7萬(wan) 從(cong) 業(ye) 人員,年營收超1000億(yi) 元,約占國內(nei) 黃金珠寶批發市場份額的一半。

  “當前,黃金珠寶行業(ye) 發展更加多元,年輕消費群體(ti) 更注重自我風格彰顯,推動個(ge) 性化定製模式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新趨勢。隨著國潮消費興(xing) 起,蘊含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工藝特色的珠寶首飾也成為(wei) 消費新潮。如何開展業(ye) 務創新,以更具文化價(jia) 值的創意設計豐(feng) 富產(chan) 品內(nei) 涵,是當前黃金珠寶企業(ye) 高質量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所在。”深圳金雅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品牌總經理肖瑩潔說。

  設計對於(yu) 產(chan) 業(ye) 價(jia) 值的提升在服裝行業(ye) 同樣顯著。目前,深圳已匯聚了全國約70%的高端女裝品牌,一批深圳原創時裝設計師在全球時尚界掀起中國風潮。

  “國潮興(xing) 起是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體(ti) 現。如今,服裝行業(ye) 也迎來以設計推動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代創新融合的新機遇。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如何融匯古今,設計出能滿足消費者審美與(yu) 穿搭雙重需求的服飾,是我們(men) 深入思考的問題。”深圳麥思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宣霓表示,“在設計創新的同時推動商業(ye) 模式創新,也是品牌長久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麵。今年,我們(men) 與(yu) 深圳vivo、智雲(yun) 等公司展開跨界內(nei) 容聯創,這將反哺公司服裝設計創新,實現產(chan) 品、設計、商業(ye) 等多維度的齊頭並進與(yu) 高質量發展。”

  設計與(yu) 製造互促共生

  如果要進一步探究深圳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根本驅動力,離不開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深厚的製造業(ye) 基礎、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配套以及高效的物流供應鏈體(ti) 係,這為(wei) 各領域成果轉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寶安區是深圳製造強區、產(chan) 業(ye) 大區,優(you) 勢尤為(wei) 突出。“依托製造業(ye) 發展優(you) 勢,近年來,我們(men) 著力發揮印刷、影視設備等傳(chuan) 統文化製造業(ye) 優(you) 勢,推動文化製造業(ye) 持續向‘智造’轉型。在高清屏顯、VR終端設備等新型文化智能製造領域,湧現出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建成4家市級影視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以及深圳首家專(zhuan) 業(ye) 數字化影棚。文化製造業(ye) 產(chan) 值居深圳各區首位。”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ti) 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張岱說。

  位於(yu) 寶安區的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裝印刷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智能製造’是包裝印刷行業(ye) 的大勢所趨。”裕同科技董事長王華君說,近年來,“我們(men) 立足製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設備為(wei) 核心,以數據為(wei) 基礎,通過標準化、自動化、信息化、網格化、智能化5大步驟,構建起了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you) 化、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製造係統,助推行業(ye) 全麵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智變”帶來了質變。在智能製造與(yu) 技術創新推動下,裕同科技從(cong) 一個(ge) 小型包裝印刷廠成長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民營企業(ye) 500強,擁有涵蓋智能聲學、精密注塑等多類科技產(chan) 品,建立起許昌裕同科技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示範園,具備提供智能工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及軟硬件支持能力。截至2022年底,裕同科技累計獲得專(zhuan) 利1207項,成為(wei) 深圳唯一入選國家級工業(ye) 設計中心的包裝企業(ye) 。

  製造優(you) 勢為(wei) 創意設計的表達夯實了根基。在寶安區文化體(ti) 育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汪小蘭(lan) 看來,創意設計對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影響,相當於(yu) 長尾效應的末端。近年來,隨著製造業(ye) 持續向高端化邁進,對文化創意設計的需求與(yu) 日俱增,文化產(chan) 業(ye) 也被帶動起來,形成互相促進、共生共創的良性發展態勢。

  由此,寶安文創設計大賽應運而生,並逐步成為(wei) 創意企業(ye) 孵化平台。在第二屆寶安文創設計大賽中,深圳市雲(yun) 啟星辰高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的金獎作品“喜上眉梢”飾品,就融入了“柁墩花框”“金漆木雕喜上眉梢圖花板”等傳(chuan) 統文化元素;深圳硬客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銀獎作品“寶安傳(chuan) 承手賬鍵盤”,則將“非遺”項目用創意插畫輔以字體(ti) 設計的形式,融入鍵帽設計中。他們(men) 的產(chan) 品一經推出,獲得市場廣泛關(guan) 注,如今已成功實現商業(ye) 化運營。

  “智能製造業(ye) 的持續發展,也推動著黃金珠寶業(ye) 邁向現代化。通過工業(ye) 化升級,行業(ye) 內(nei) 已探索出了古法黃金、3D黃金、5G黃金、黃金鑲嵌等豐(feng) 富多元的現代工藝技術。”肖瑩潔表示,近年來,金雅福致力於(yu) 推動傳(chuan) 統非遺工藝與(yu) 當代智能製造的融合發展,以實現珠寶生產(chan) 與(yu) 製造的工藝創新。在平台端,他們(men) 創新推出了集黃金珠寶定製、回購、租售、商城於(yu) 一體(ti) 的數字平台;在創作端,引進了觸覺3D繪塑法建模,讓設計建模更加靈活生動;在生產(chan) 端,融合了3D打印、CNC等現代智能製造技術,實現黃金珠寶生產(chan) 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在《十裏紅妝·龍鳳呈祥》三件套係製作中,他們(men) 創新采用3D打印工藝,將生產(chan) 效率提升了3倍至5倍,且整體(ti) 造型更加富有層次感。

  數字化開辟新賽道

  在深圳東(dong) 部,有一條綿延46公裏、總麵積達32平方公裏的帶狀產(chan) 業(ye) 集聚區,匯聚了文化產(chan) 業(ye) 集聚空間31家、各類文化企業(ye) 1.2萬(wan) 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28萬(wan) 人,這便是深圳龍崗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走廊。深圳市去年提出構建“一核一廊多中心”的數創產(chan) 業(ye) 布局思路,“一廊”指的就是該走廊。2022年,這裏的規上文化企業(ye) 創造營收約1911億(yi) 元。

  深圳近年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yu) 文化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數字虛擬人、XR虛擬拍攝、元宇宙、數字創意互動等各類新型文化數字化應用百花齊放,成為(wei) 引領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數字技術該如何融入文化生產(chan) 、傳(chuan) 播、消費等各環節,賦能產(chan) 業(ye) 升級,促進業(ye) 態創新,激發消費潛力?新媒體(ti) 藝術正成為(wei) 一種廣受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與(yu) 喜愛的新型文化業(ye) 態。2022年10月31日,在杭州首個(ge) 沉浸式狂歡夜活動上,通過運用3D結構投影技術,打造出杭州最夢幻的夜晚。2023年2月5日,大型古典園林光影秀“申園滿庭芳”在上海世博園開幕,通過民族藝術表演形式、實景建築、同步光影的“三位一體(ti) ”,展現出沉浸式國風體(ti) 驗,成功用光影和戲曲藝術讓古典園林重獲新生。這些都來自於(yu) 深圳原子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推出的多媒體(ti) 技術。

  “以新媒體(ti) 藝術、數字孿生、AR/VR/MR新科技為(wei) 依托,可實現科技、創造藝術、IP文化等多業(ye) 態的跨界融合發展,形成從(cong) 藝術到消費、消費到社交、社交到社群的全新產(chan) 業(ye) 鏈條,全麵覆蓋人們(men) 從(cong) 精神到消費、個(ge) 體(ti) 到集體(ti) 的新型多元化需求。”深圳原子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主理人、總策展人鮑敬說,原子空間已聯合國內(nei) 外500多位藝術家在深圳、杭州、重慶、長沙等地推出多場數字藝術展,涵蓋東(dong) 方園林美學互動沉浸展、東(dong) 方文化沉浸式藝術展、親(qin) 子互動劇場、賽博朋克科技藝術沉浸展、新媒體(ti) 互動舞劇等多個(ge) 場景。

  隨著數字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深度融合與(yu) 應用,文化“上雲(yun) ”正成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全新載體(ti) ,智能剪輯、數字人直播等文化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快速發展。

  深圳市閃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聚焦AI視頻創作工具研發的新型企業(ye) ,已開發出逗拍、趣推、字說、閃剪等多項數字平台產(chan) 品,業(ye) 務覆蓋全球上百個(ge) 國家和地區。2022年底,該公司推出了智能數字人短視頻創作平台,現已有60多萬(wan) 用戶。“未來5至10年,數字技術除了傳(chuan) 承文化、讓文化‘活’起來之外,相信也會(hui) 給大家的生活提供便利。屆時,每個(ge) 人都會(hui) 有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私人助理,個(ge) 人價(jia) 值會(hui) 得到很大提升。”該公司創始人嚴(yan) 華培表示,“流量時代,用視頻展現個(ge) 人IP是關(guan) 鍵,我們(men) 能幫助不善麵對鏡頭的人‘殺出重圍’。而且,使用視頻訓練的數字人成本低至幾元錢。利用數字人技術批量輸出口播類營銷視頻,還將會(hui) 幫助中小微企業(ye) 實現營銷推廣降本增效。”

  楊陽騰(來源:經濟日報)

  楊陽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