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強化細化醫美行業服務規範

發布時間:2023-07-24 15:39:00來源: 經濟日報

  《北京市醫療美容服務合同(試行)》示範文本日前印發,進一步規範美容醫療機構合同簽約行為(wei) ,保護合同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近年來,人們(men) 追求“顏值”的熱情一路高漲,醫美行業(ye) 迅速發展。麵部填充、光子嫩膚、儀(yi) 器抗衰、纖體(ti) 抽脂……五花八門的美容項目、低價(jia) 吸引的營銷模式,讓越來越多消費者冷不丁就掉入了醫療美容的“坑”。

  醫美機構為(wei) 人們(men) 提供改善外貌機會(hui) 的同時,也帶來了容貌焦慮。許多醫美機構通過營銷手段,讓消費者對自己的外貌產(chan) 生焦慮情緒,進而尋求醫美機構服務。與(yu) 此同時,非法行醫、虛假宣傳(chuan) 、價(jia) 格欺詐等行業(ye) 亂(luan) 象也時有發生,許多消費者在接受醫美服務後,不僅(jin) 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美容”變“毀容”的事例卻時有發生,更有甚者危害到消費者生命安全。

  報告顯示,在目前醫美行業(ye) 中,符合行業(ye) 規範的專(zhuan) 業(ye) 醫療人員僅(jin) 占30%,非法無證上崗人員高達70%。麵對行業(ye) 發展亂(luan) 象,更應該細化行業(ye) 服務規範。

  首先,要加大對醫美行業(ye) 監管力度。政府應建立健全監管製度和法規,加強對醫美產(chan) 品和技術的審查和批準程序,相關(guan) 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應提供真實可靠的案例和信息,避免誇大宣傳(chuan) 誤導消費者,確保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其次,要強化醫美機構的資質認證和專(zhuan) 業(ye) 人員培訓。應對醫美機構進行長期動態資質認證核查,對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應通過相應培訓和考核獲取資質證書(shu) 後再從(cong) 業(ye) ,提高行業(ye) 門檻,才能確保醫美服務質量和安全。

  最後,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認知觀。醫美機構在廣告中過度強調外貌的重要性,導致許多消費者產(chan) 生容貌焦慮。作為(wei) 消費者,應該樹立積極健康的價(jia) 值觀,認識到美麗(li) 並不僅(jin) 僅(jin) 取決(jue) 於(yu) 外貌,培養(yang) 才能、提高技能、發展愛好等,這些內(nei) 在品質的養(yang) 成更為(wei) 重要。另外,要加強醫美知識普及,讓消費者能夠更好理解醫美服務和風險,避免被過度營銷所誘導,讓更多醫美消費者了解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權益保障措施,在出現爭(zheng) 端時保護自身權益。

  耿丹丹

  (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