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師開收割機 一天最多收80畝 稱“比做100副美甲還有成就感”
美甲師開收割機 一天最多收80畝(mu)
【 幫助了父老鄉(xiang) 親(qin) “比做100副美甲還有成就感”】
近日,一則24歲女孩回村開收割機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guan) 注。7月23日,當事女孩薑曉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在常州做了四五年的美甲師,父母在老家種了60畝(mu) 的麥子。一到麥季搶收,村裏人很難雇到收割機,有時趕不及收麥粒就落地了,收成也減少了。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去年她考了收割機證,成了老家鎮上唯一的女收割機手。去年6月,薑曉娜迎來第一個(ge) 麥季,收割了300多畝(mu) 麥子後,她瘦了8斤。“現在我一天最多能收80畝(mu) 麥子,幫助了父老鄉(xiang) 親(qin) ,感覺比做100副美甲還有成就感。”
鎮上唯一女收割機手
薑曉娜今年24歲,來自安徽亳州渦陽花溝鎮柳樹村,初中畢業(ye) 後,她就出來打工了。如今,她已經在江蘇常州當了四五年的美甲師。她的父母在常州承包了一塊菜地,父親(qin) 種菜,母親(qin) 則在菜市場賣菜。
薑曉娜知道,每年6月是麥子成熟的季節,需要在三五天內(nei) 搶收,否則過了成熟期,麥粒就會(hui) 落地。“落到地裏的麥粒收不起來,糧食就浪費了,也會(hui) 影響收成,一畝(mu) 地可能會(hui) 減產(chan) 100來斤。”但搶收就那麽(me) 幾天,不止是她家,親(qin) 戚家和村裏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也經常雇不到收割機收麥。
去年麥季到來前,薑曉娜萌生了自己開收割機的想法,跟家裏人商量著買(mai) 收割機。“但家裏一開始不同意,後來我先考下了收割機證,家裏人才同意,拿出十幾萬(wan) 買(mai) 了輛收割機。”
薑曉娜表示,“開收割機其實不難,跟開普通小汽車不一樣的是,收割機是後輪控製方向。收割機證也要考4個(ge) 科目,理論、倒車、陸地操作和田間操作,其中田間操作我掛了一次,用了第二次機會(hui) 才通過。”
拿證之後,薑曉娜成為(wei) 鎮上唯一的女收割機手。據賣收割機的陸師傅介紹,他在渦陽賣農(nong) 機十多年了,薑曉娜是第一個(ge) 找他買(mai) 收割機的女性。“我帶曉娜下地實操也就用了兩(liang) 天,她悟性比較好,一點就會(hui) ,比有些男司機開得還穩當。”
首個(ge) 麥季搶收300多畝(mu)
實操過後馬上迎來了麥季,去年5月底,薑曉娜正式下地開始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收麥。第一天下地,她用了12小時收割了50畝(mu) 的麥子,一畝(mu) 地收費45元。
薑曉娜坦言,第一天下地收的是別人家的麥子,她也緊張,父親(qin) 和弟弟陪著她。“我怕收割不好,也怕糟蹋糧食,所以一開始收費也比市場價(jia) 低。”
第一個(ge) 麥季搶收持續了三五天,薑曉娜總共收割了300多畝(mu) 麥子,整個(ge) 人瘦了8斤。她說主要是因為(wei) 起得早、睡得晚,還經常顧不上吃飯。“一般在8點前要下地,最晚幹到過淩晨3點多。”
薑曉娜說,成為(wei) 收割機手後的第一個(ge) 麥季格外辛苦,今年就好了一些。“因為(wei) 今年老是下雨,一下雨收割機就不能下地,得等麥子和地幹了。今年的麥季持續了大約半個(ge) 月,我收割了將近500畝(mu) 的麥子。”
能幫鄉(xiang) 親(qin) 割麥子很自豪
薑曉娜自從(cong) 拿了收割機證後,在短視頻賬號中分享了自己收割麥子的視頻,一開始有人不相信她真的能開收割機。“但兩(liang) 個(ge) 麥季過後,大家就相信了。有網友留言說看到我想到了舊版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我也覺得很自豪。”
陸師傅告訴北青報記者,到收麥子的季節,渦陽縣的收割機加起來總共有五六百台,但有好多是跨區作業(ye) 的,會(hui) 到其他地方收麥子。正常的機器一天頂多就收100多畝(mu) ,市場價(jia) 是每畝(mu) 地50到70元不等,具體(ti) 要看地塊大小。
今年3月,薑曉娜剛拿到跨區作業(ye) 證,但目前為(wei) 止,她主要還是在鎮上和附近收麥子。“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主動找過來的越來越多了,我現在也是看情況收費,明年可能也會(hui) 到外地去收麥子。”
當美甲師的薑曉娜一個(ge) 月收入能有七八千元。但開收割機的收入就靠麥季,按月算的話,收入還不如當美甲師。“我現在最快一天可以收割80畝(mu) ,能幫助父老鄉(xiang) 親(qin) ,覺得比做100副美甲還有成就感。”
麥子搶收的時候,薑曉娜就回老家開收割機,農(nong) 閑的時候,她仍舊在常州打理自己的美甲工作室,也幫父母種菜。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有兩(liang) 個(ge) 弟弟,一個(ge) 19歲,一個(ge) 20歲,他們(men) 都有自己的工作,也許明年弟弟也會(hui) 考收割機證,“這台收割機以後還是要弟弟來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