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今年上半年PM2.5濃度上升6.2% 生態環境部解析原因

發布時間:2023-07-27 15: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7日電 國新辦27日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hui) 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you) 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ge) 百分點。

  生態環境部分析,主要有三個(ge) 方麵原因:

  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去年上半年全國PM2.5濃度為(wei) 32微克/立方米,為(wei) 近8年同期最低。

  二是今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wei) 不利,受亞(ya) 洲冬季風周期性活躍影響,全國沙塵過程明顯增多,上半年達到37次,其中15次為(wei) 大範圍沙塵過程,為(wei) 15年來同期最多,沙塵過程使全國優(you) 良天數比率損失了5.4個(ge) 百分點,重汙染天數上升了1.4個(ge) 百分點。同時,預測顯示,我國將迎來一次中等強度以上厄爾尼諾事件,極端高溫天氣可能成為(wei) 今後若幹年的“新常態”;今年6月,華北地區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當月臭氧超標天數異常偏高。

  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隨著疫情後經濟活動逐漸恢複,冶金、建材、石化這樣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增長,汙染物排放也隨之增加。比如,上半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chan) 量同比增長了8%,即便如此,與(yu) 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的PM2.5濃度仍下降了15%,優(you) 良天數比例提高了1.3個(ge) 百分點,空氣質量總的趨勢呈明顯改善。

  黃潤秋透露,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精神,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汙,加快推動出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並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發力:

  一是嚴(yan) 控增量。堅持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堅決(jue) 遏製“兩(liang) 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加快能源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ti) 係,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優(you) 先采用鐵路和水路。

  二是減排存量。加快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和重點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公轉鐵”“公轉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減排量衝(chong) 抵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不確定性。

  三是繼續加大監督幫扶力度。今年以來,針對重點地區和空氣質量改善壓力比較大的城市,直接抽調全國生態環境係統執法骨幹累計達2400多人,組織“專(zhuan) 業(ye) 組+常規組”兩(liang) 支隊伍,開辟“線上+線下”兩(liang) 個(ge) 戰場,開展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圍繞排放大戶和重點領域專(zhuan) 項任務深挖細查,共發現各類涉氣問題3.2萬(wan) 個(ge) ,地方已經整改完成2.6萬(wan) 個(ge) ,有效減少了汙染物排放,提升了環境治理水平。生態環境部將持續組織開展好重點區域監督幫扶,推動攻堅任務落實落地。

  如何打好藍天保衛戰?黃潤秋表示,藍天保衛戰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僅(jin) 靠生態環境部門單打獨鬥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全社會(hui) 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特別是強化財政、稅收、價(jia) 格等政策支持。生態環境部將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持續深入推進大氣汙染治理,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守護好美麗(li) 藍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