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找準規範夜市的最大公約數

發布時間:2023-07-27 15:48:00來源: 經濟日報

  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體(ti) 現著城市的發展水平。在相關(guan) 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夜間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數據顯示,我國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而夜市是夜間經濟的主要載體(ti) 之一,它一頭連著商戶的生計,一頭連著市民的生活。作為(wei) 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市在擴大內(nei) 需、繁榮市場、創造就業(ye) 等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過,隨著夜市規模的擴大,諸如占道經營、缺斤短兩(liang) 、噪聲汙染、環境髒亂(luan) 等問題也不時顯現,給不少城市的基層治理提出了現實命題。一座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yu) 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如何讓夜市既有煙火氣又“不嗆人”,則考驗著城市治理的繡花功夫。夜市需要熱鬧,但這種熱鬧貴在有序,有序方可長遠。在城市發展夜市的過程中,環境衛生、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社會(hui) 治安等方麵的監管和服務保障能否跟得上,直接關(guan) 係著廣大居民的消費意願和幸福感。

  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jue) ,夜市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台相關(guan) 舉(ju) 措,鼓勵和規範商業(ye) 外擺。當然,商業(ye) 外擺並不等同於(yu) 夜市,不過這類場景有很多的確是發生在夜市中,兩(liang) 者之間有著相當的交集,不少問題也具有共性。如果說,目前各地關(guan) 於(yu) 夜間經濟的政策設計大多聚焦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層麵,那麽(me) 在夜市規範管理層麵,那些關(guan) 於(yu) 商業(ye) 外擺的政策舉(ju) 措則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鑒和補充。

  事實上,煙火氣與(yu) 秩序感並不存在天然的衝(chong) 突。一放就“亂(luan) ”、一管就“死”,往往源於(yu) 粗放式管理模式。對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來說,促進夜市規範有序發展,就要因地製宜進行科學規劃,不斷創新城市公共管理服務,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智慧賦能,在疏堵結合的精細化治理中實現全過程監管和人性化服務,讓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形成合力。

  夜市長遠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而好環境要依靠各方共同營造,既離不開有效的管理,也離不開每個(ge) 人的自覺。針對相關(guan) 現實問題,政策舉(ju) 措要以便民、利民為(wei) 出發點,充分考慮夜市商戶、消費者、周邊居民等多方的不同利益訴求,尋求平衡點。共建共治共享是城市治理的關(guan) 鍵之一,在夜市規範發展上,要實現全過程監管,同樣也要實現協商共治。隻有如此,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各種問題。

  (中國經濟網供稿)

  鄧 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