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係統施治化解地方債風險

發布時間:2023-07-31 10:51:00來源: 經濟日報

  當前地方隱性債(zhai) 務存量還不小,債(zhai) 務風險防控仍不可輕視。要統籌資金資產(chan) 資源和各類措施加快推進化債(zhai) 工作。要推進改革,強化“借、用、管、還”全流程嚴(yan) 格管理。此外,還要強化長效機製建設,深入推進預算管理製度改革,健全省以下財政體(ti) 製,加強債(zhai) 務違約處置機製建設。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部署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時強調,“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製定實施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下一步,要按照這一重要部署,更加全麵係統地加快推進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工作。

  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政府債(zhai) 務餘(yu) 額占GDP的比重,也就是負債(zhai) 率,低於(yu) 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風險總體(ti) 可控。備受關(guan) 注的地方隱性債(zhai) 務,通過遏製增量、化解存量,已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地方隱性債(zhai) 務存量還不小,有的地方融資平台償(chang) 債(zhai) 問題突出,有的地方債(zhai) 務管理不規範甚至還違規新增隱性債(zhai) 務,一些地方市縣債(zhai) 務風險較高,債(zhai) 務風險防控仍不可輕視。

  財政收支矛盾還較突出,使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更顯必要和迫切。從(cong) 最新數據看,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1.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3%。這一增幅雖然很顯眼,但客觀看,除經濟恢複性增長帶動外,主要是去年同期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集中退稅較多,從(cong) 而拉低了基數。隨著不可比因素消退,財政收入增幅也會(hui) 相應回落。總體(ti) 上看,財政收支維持在緊平衡狀態,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償(chang) 債(zhai) 壓力較大。

  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經濟越是麵臨(lin) 壓力,越要重視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按照中央部署更加有力有效推進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成為(wei) 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首先,化債(zhai) 工作要統籌加快推進。近年來,各地化債(zhai) 工作持續開展,采取了財政資金償(chang) 還、出讓國有資產(chan) 權益、債(zhai) 務置換、債(zhai) 務展期、債(zhai) 務重組等多種方式。地方債(zhai) 務涉及麵廣、情況複雜,隻有係統施治才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要通過製定實施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統籌資金資產(chan) 資源和各類措施穩妥化解隱性債(zhai) 務存量。北京、上海、廣東(dong) 等地區已開展了全域無隱性債(zhai) 務試點工作,相關(guan) 經驗可加以總結、推廣,探索長效監管製度框架。

  其次,化債(zhai) 的同時,還要推進改革。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隱性債(zhai) 務的主要來源,要重視防範平台債(zhai) 務風險,強化融資平台公司綜合治理,逐步剝離其融資功能,推動分類轉型發展,防止產(chan) 生新的隱性債(zhai) 務。專(zhuan) 項債(zhai) 券屬於(yu) 法定債(zhai) 務,雖然風險較小,但一些地方管理不規範的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要強化“借、用、管、還”全流程嚴(yan) 格管理,促進資金安全、規範、高效使用,確保按時足額還本付息。

  值得重視的是,化債(zhai) 工作要防範道德風險。地方如果依賴上級政府兜底、“埋單”,或者違規舉(ju) 債(zhai) 而沒有受到追責,則容易引發隨意舉(ju) 債(zhai) 的行為(wei) ,甚至新增隱性債(zhai) 務。因此,必須堅持誰舉(ju) 債(zhai) 誰負責,打破兜底預期,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ye) 主體(ti) 責任。財經紀律要真正成為(wei) 帶電的“高壓線”,對違規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等問題嚴(yan) 肅查處、追責到人。

  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還要強化長效機製建設。要深入推進預算管理製度改革,對政府各項收支硬化預算約束,提升財政透明度,杜絕隨意舉(ju) 債(zhai) 行為(wei) 。同時,著力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guan) 係,健全省以下財政體(ti) 製,實現“權責配置更為(wei) 合理、收入劃分更加規範、財力分布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加有力”。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化、法治化債(zhai) 務違約處置機製建設。

  總之,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的高招。有效推進化債(zhai) 工作,地方經濟發展將更加可持續,更能行穩致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