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高效支持科技創新
近日,中國證監會(hui) 召開2023年係統年中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進一步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質效。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ye) 融資行動方案》,著力健全支持優(you) 質科技型企業(ye) 的製度機製,堅守科創板、創業(ye) 板定位,進一步提升服務的精準性。”
專(zhuan) 家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yu) 新一輪科技革命、產(chan) 業(ye) 變革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曆史交匯期,作為(wei)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資本市場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賦能科技成果轉化,在暢通“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等方麵發揮關(guan) 鍵作用。更加精準高效支持科技創新,資本市場大有可為(wei) 。
直接融資功能彰顯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一係列改革舉(ju) 措密集落地,從(cong) 加大股債(zhai) 融資支持、優(you) 化製度供給等方麵,引導更多資源集聚到科技創新領域。2月份,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改革全麵實施,以注冊(ce) 製改革為(wei) 牽引,資本市場包容性和成長性進一步增強,對實體(ti) 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的服務功能大幅提升,市場結構和市場生態發生深刻變化。
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企業(ye) 得以成功上市。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5000家,其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上市公司超過一半。年內(nei) 科技創新型企業(ye) 在新上市企業(ye) 中占比超過七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一批先導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顯著。
作為(wei) 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和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載體(ti) ,私募股權和創業(ye) 投資對科技創新具有重要促進作用。7月9日,《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公布,以鼓勵私募投資基金行業(ye) 規範健康發展,進一步發揮服務實體(ti) 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等重要作用。
證監會(hui) 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私募條例的實施,必將增強行業(ye) 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充分發揮私募基金在直接融資中的重要作用,對於(yu) 助力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服務實體(ti) 經濟和支持科技創新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yi) 。
為(wei) 進一步暢通科技創新企業(ye) 融資渠道,加強債(zhai) 券市場對科技創新領域的精準支持,今年4月份,證監會(hui) 印發《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科技創新領域企業(ye) 發行REITs、研究推出科創債(zhai) ETF等具體(ti) 舉(ju) 措。數據顯示,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已共支持近190家企業(ye) 融資超過2100億(yi) 元,主要投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積極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
“科創債(zhai) 聚焦於(yu) 科技創新領域,能夠有效拓寬科技創新企業(ye) 的融資渠道,從(cong) 而推動科技進步,提高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未來,科創債(zhai) 發行規模有望穩步提升,發行主體(ti) 更加多元化,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此外,監管部門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製度,通過關(guan) 鍵製度改革增強對科技企業(ye) 上市的包容性:包括優(you) 化紅籌架構、特殊股權結構企業(ye) 上市製度,更好地適應高科技企業(ye) 多樣化的股權設計需求;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未盈利企業(ye) 在科創板、創業(ye) 板上市,支持處於(yu) 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ye) 上市等。
係列政策支持下,創新資本正加速匯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彰顯。畢馬威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共發生177宗IPO交易活動,募資總額2240億(yi) 元,以高端製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為(wei) 代表的高科技板塊IPO數量和融資額乘勢而上,新股數和融資均排名居前。
多層次市場協同發力
科技創新企業(ye) 具有“迭代快、風險高、輕資產(chan) ”特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ye) 的科創企業(ye) 所需資金類型不同,建設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更好滿足科創企業(ye) 融資需求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證監會(hui) 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ce) 製為(wei) 突破口,不斷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基本形成了錯位發展、各具特色、適度競爭(zheng) 、互補互聯的格局,在服務科技創新上卓有成效。
科創板“硬科技”底色越來越亮。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四周年。4年來,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超過500家,市值約6.4萬(wan) 億(yi) 元,首發募資總額逾8500億(yi) 元,為(wei) 科技創新企業(ye) 打造了一條對接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凸顯。
“科創板改革了發行上市審核製度,降低了上市門檻,提高了上市效率,為(wei) 科技創新提供了資本支持和市場平台,為(wei) 科技創新企業(ye) 提供了更加靈活、包容、高效的融資渠道,緩解了科技創新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致同會(hui) 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huo) 人趙鵬表示,未來在全麵注冊(ce) 製下,科創板要繼續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與(yu) 主板、創業(ye) 板形成更加清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並更加注重企業(ye) 的價(jia) 值成長能力和創新驅動力,為(wei) 更多優(you) 質創新創業(ye) 企業(ye) 提供融資支持。
創業(ye) 板始終堅持“三創四新”定位,“高成長、優(you) 創新”特色鮮明,優(you) 質創新資本中心正加速構建。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創業(ye) 板新增注冊(ce) 製上市公司逾460家,IPO募資總額4500億(yi) 元,新上市企業(ye) 主要聚焦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覆蓋九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北交所高質量擴容紮實推進,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快速集聚。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逾200家,比開市時翻了一番多。開市以來股票公開發行融資超400億(yi) 元,平均每家融資2億(yi) 元。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占比超四成,高新技術企業(ye) 占比超九成。
“總體(ti) 來看,各板塊堅持差異化定位,滿足不同行業(ye) 、不同類型、身處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ye) 上市融資需求。”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未來應繼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建設,統籌推進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製度創新,擴大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範圍,實現各層次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為(wei) 更廣義(yi) 的科技創新型企業(ye) 提供差異性、多元化、長期性的融資渠道,幫助更多處於(yu) “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領域的企業(ye) 擺脫資金難題。
還需補齊製度短板
在鼓勵更多資金投向創新創業(ye) 領域,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的同時,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功能尚不完善,還存在資源配置功能有待加強、投入產(chan) 出效益有待提高、投資者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
未來資本市場應如何更加精準高效支持科技創新?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從(cong) 拓展資金來源、豐(feng) 富投資品種、完善基礎製度等多方麵繼續發力,加快推進科技、資本和實體(ti) 經濟高水平循環。
資金端方麵,要繼續豐(feng) 富長期資金來源,優(you) 化投資者結構。全國社會(hui) 保障基金理事會(hui) 原副理事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副理事長陳文輝近日表示,科創企業(ye) 高質量發展需要耐心資本,這是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途徑。對此,他建議要完善養(yang) 老金三支柱體(ti) 係,促進養(yang) 老金規模增長,並優(you) 化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和投資政策;發展長期壽險市場;發展好保險主業(ye) ;提升股權市場流動性,讓“短錢變長”。
產(chan) 品端方麵,要創新開發出更豐(feng) 富、更具特色的金融產(chan) 品,以滿足科技創新企業(ye) 的特殊融資需求。田利輝建議,可以推出風險投資基金、科技創新債(zhai) 券、科技創新板塊指數基金等金融工具,提供多樣化的融資選擇和風險分散機會(hui) ,吸引居民財產(chan) 轉化為(wei) 理財產(chan) 品。
科技創新企業(ye) 前期投入大,收入和盈利有個(ge) 爬坡躍升過程,前沿性、基礎性、早期性的金融支持至關(guan) 重要。“我國創投基金投資的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ye) 數量還處於(yu) 較低水平,投資期限偏短。政府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比例也需提高。”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成員紀敏表示,要支持募集長期、穩定且具有一定風險偏好的資金來源。並通過稅收、監管等政策優(you) 化,在資管產(chan) 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領域,鼓勵長期投資、權益投資和風險投資。
此外,助力科技創新,還離不開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認為(wei) ,加大資本市場開放程度,能夠提升跨國資本流動性,有利於(yu) 國外機構投資者引入新的技術,助力企業(ye) 創新。國外機構投資者具有一些獨特性質,例如更加獨立於(yu) 本地管理層、持有更加多元化的股票組合等,能夠對我國企業(ye) 創新帶來促進作用。
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此前表示,證監會(hui) 將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守科創板、創業(ye) 板、北交所的差異化特色化定位,探索建立覆蓋股票、債(zhai) 券和私募股權的全方位全周期產(chan) 品體(ti) 係,持續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製度機製,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適時出台資本市場進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政策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