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習語品讀|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發布時間:2023-08-14 15:36:00來源: 央視網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ge) 全國生態日。將這一天設立為(wei) 全國生態日,寓意深遠。

  18年前,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在浙江安吉餘(yu) 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18年來,習(xi) 近平始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時代以來,一係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陸續提出並落地生根,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2020年9月30日,習(xi) 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hui) 上強調:“我們(men) 要以自然之道,養(yang) 萬(wan) 物之生,從(cong) 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這段闡述言語質樸,但哲理深刻,彰顯出“天人合一”的中華智慧與(yu) 兼濟天下的中國擔當,給人以深刻啟迪。

  “以自然之道,養(yang) 萬(wan) 物之生”開宗明義(yi) ,闡明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提出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每個(ge) 人既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也是受益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回憶,陝西延安梁家河的生態環境曾因過度開發而受到嚴(yan) 重破壞,老百姓生活也陷於(yu) 貧困,讓“我從(cong) 那時起就認識到,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對自然的傷(shang) 害最終會(hui) 傷(shang) 及人類自己”。

  “從(cong) 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闡明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發展的基礎,同時也蘊含發展的機遇,兩(liang) 者相輔相成。

  在福建工作期間,五赴長汀調研,持續推動水土流失治理,成為(wei) 習(xi) 近平一貫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到中央工作後,習(xi) 近平又兩(liang) 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進則全勝,不進則退”,推動長汀縣完成了從(cong) “火焰山”到“花果山”的蝶變,構築了當地水果種植的優(you) 越生態條件。

  “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闡明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經濟高質量發展並非對立關(guan) 係,不能因為(wei) 保護自然就放棄發展。

  在浙江安吉餘(yu) 村,習(xi) 近平首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指引餘(yu) 村的綠色發展步入“快車道”,繪就了“人在餘(yu) 村走、就是畫中遊”的清新場景,而村民們(men) 也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富了起來。事實證明,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民生,改善環境就是改善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生態環境保護是人民群眾(zhong) 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問題,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曆來看得很重”的工作。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美麗(li) 中國成為(wei) 執政理念,我國實現了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yu) 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86.5%,重汙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nei) ;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升至87.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全國森林覆蓋率提升至24.02%,綠意裝點著山川大地。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更是中國主張和中國擔當。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魯楊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李丹 蔡純琳 梁雅琴 婁郝 宋春燕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