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當中國人不止於“買買買” 跨國企業能共享什麽紅利?
“目前中國的咖啡相關(guan) 企業(ye) 超過18萬(wan) 家。未來中國咖啡市場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俄羅斯衛星社網站日前發文,報道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旺盛活力。
這是中國消費市場持續複蘇的一個(ge) 縮影。中國官方15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國民經濟持續恢複,其中服務消費表現亮眼。今年前7個(ge) 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得益於(yu) 暑期旅遊、文體(ti) 娛樂(le) 活動消費的帶動,相關(guan) 服務消費增長較快。同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3%。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引擎。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中國消費市場持續恢複,會(hui) 給世界帶來什麽(me) 機遇?
以前,中國消費形態以商品消費為(wei) 主,也就是通常說的“買(mai) 買(mai) 買(mai) ”,現在逐漸轉向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在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超過40%。這種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為(wei) 跨國企業(ye) 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
就在這幾天,中國國務院推出24條政策舉(ju) 措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其中有不少涉及服務業(ye) 擴大開放。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這次對電信、金融、生物醫藥等領域進一步開放作出部署,意味著外資參與(yu) 中國服務業(ye) 的發展空間更大了。
此外,恢複和擴大消費,必然要提供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而提供優(you) 質產(chan) 品與(yu) 服務,自然會(hui) 激發更大的創新動力。《日本經濟新聞》網站近日援引金融信息服務機構萬(wan) 得的數據報道說,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研發總費用達到16419億(yi) 元人民幣,5年間增長約1.6倍。報道還指出,一些中國企業(ye) 的研發人員占到員工總數的九成。在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排名第11位,位居36個(ge) 中高收入經濟體(ti) 之首。
如此深厚的創新“土壤”,對跨國企業(ye) 產(chan) 生了強大吸引力。今年3月,賽萊默中國研發中心、施耐德電氣中國自動化研發中心相繼啟用;5月,沃爾沃汽車上海設計中心揭幕;7月底,聯合利華旗下高端衣物洗護品牌在天津港保稅區設立亞(ya) 洲研發中心……它們(men) 看重的,正是中國的創新機遇以及帶來的豐(feng) 厚回報。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柯偉(wei) 茂14日表示,公司對中國、對上海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將持續增加在上海的投資,深化研發和生產(chan) 製造布局。
與(yu) 此同時,中國經濟政策的可預期性,也是跨國企業(ye) 看重的“稀缺品”。當今世界動蕩不安,一些西方國家經濟政策動輒“急轉彎”。而中國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讓外資在華發展心裏有底。以消費為(wei) 例。從(cong)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到今年推出一係列措施全力促消費,中國經濟政策給世界帶來“確定性”,政策效果也在持續顯現。
當前,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yan) 峻,中國從(cong) 不諱言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但中國經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仍具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事實會(hui) 告訴西方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人:中國經濟在攻堅克難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大勢。
(國際銳評評論員)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