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職教芻議:一心追求升本存在“跑偏”隱憂

發布時間:2023-08-16 15:20:00來源: 工人日報

  【職教芻議】一心追求升本存在“跑偏”隱憂

  沙洲

  《工人日報》(2023年08月16日 06版)

  “不要為(wei) 了10%的升本目標帶偏了90%的發展方向。”近日,在一次交流會(hui) 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談到,職業(ye)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ang) 技術技能人才。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yu) 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的10%。目前,我國已分批建設了33所職業(ye) 本科學校。自職業(ye) 本科院校設置啟動以來,不少優(you) 秀的高職院校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升本,升本儼(yan) 然成為(wei) 一股風潮。

  激發更多的職業(ye) 院校參與(yu) 到先行先試的試點改革行列中,是為(wei) 了探索職業(ye) 教育發展新路徑,更好地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但高職院校該不該一股腦地奔著本科的發展目標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目前來看,不少高職院校不安於(yu) 高職定位,一心想著升本。不少地方的高職院校辦學者把升本作為(wei) 重要的辦學目標,骨子裏還是“本科高於(yu) 高職”的等級思維在作祟。

  近年來,職業(ye) 教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各地通過多種探索,擴大了中職生升高職的比例,讓更多高職生接受本科教育,打通了職業(ye) 教育的“斷頭路”。這是培養(yang) 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改革探索,受到社會(hui) 的廣泛好評,提升了職業(ye) 教育的美譽度。但是,這個(ge) 探索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和諧音符,如一些職業(ye) 院校把升學作為(wei) 重要的辦學目標,不僅(jin) 追求專(zhuan) 升本率,辦學行為(wei) 也圍繞“升格”來轉,反而忽視了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質量。

  在升學導向下,一些院校不重視產(chan) 教融合,不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專(zhuan) 注於(yu) 不斷擴充各類條件,如校園麵積、教師學曆層次、招生規模等,為(wei) 升本做準備,這無形中也影響了對學生的培養(yang) ,引導他們(men) 追求圍繞專(zhuan) 升本學習(xi) ,追求更高的學曆,而忽視技能的提升。

  職業(ye) 本科和高職院校確實有層次之分,但是不能簡單說本科層次的職業(ye) 院校就一定優(you) 於(yu) 專(zhuan) 科層次的院校。建設高質量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應該把不同層次的職業(ye) 院校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發展職業(ye) 教育,需要形成合理的技能人才培養(yang) 結構。有學者憂心忡忡地指出,高職院校都想升本,不安於(yu) 高職定位,必然影響辦好高職教育。

  《職業(ye) 教育法》明確提出,職業(ye) 教育是一種與(yu) 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類型教育。這需要辦學者以及上級主管部門正確理解類型教育的內(nei) 涵,不能膚淺地按照層次教育的思維來辦學,一心追求“升格”。職業(ye) 教育的發展、職業(ye) 學校的發展,基本的抓手在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業(ye) 強則學校強,專(zhuan) 業(ye) 強則學校有特色,學校有特色則能培養(yang) 出更多為(wei) 區域經濟以及產(chan) 業(ye) 發展做貢獻的技能人才。

  職業(ye) 教育要在“兩(liang) 個(ge) 先行先試”中找準職業(ye) 教育的主攻方向,即在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培養(yang) 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方麵先行先試,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化布局結構上先行先試。

  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職業(ye) 本科大學,都要牢牢瞄準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定位,瞄準產(chan) 業(ye) 、崗位需求來培養(yang) 人,探索和論證職業(ye) 教育能夠與(yu) 高端產(chan) 業(ye) 對接、與(yu) 崗位能力標準對接、與(yu) 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對接,以此為(wei) 改革突破口,構建多層次、多規格、層層貫通的職業(ye) 教育“立交橋”,千萬(wan) 不能在追求更高層次教育的歧路上迷失方向。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