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暴雨,水稻等糧食作物影響幾何
近日,受台風“卡努”等影響,東(dong) 北地區遭遇持續性降雨。吉林北部和西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北部等地部分稻田水位偏高,其中黑龍江省五常市、吉林省舒蘭(lan) 市等地,一些處在低窪河或沿江河地塊的稻田被水淹沒,部分稻田水位深度達3米多。
“來勢洶洶”的暴雨,給水稻帶來哪些影響?是否會(hui) 導致減產(chan) ?玉米、大豆等其他糧食作物也會(hui) 受影響嗎?
水稻也怕被水淹
中央氣象台正研級高級工程師趙秀蘭(lan) 介紹,8月以來,東(dong) 北地區降水天氣較多,吉林北部和西部、黑龍江大部降水偏多1至4倍,其餘(yu) 地區降水正常或偏少,大部稻區水稻生產(chan) 用水充足,水稻長勢良好。
“然而,接連兩(liang) 個(ge) 影響東(dong) 北的台風,打亂(luan) 了水稻的正常生長節奏。”趙秀蘭(lan) 說,當前,大部分水稻正處於(yu) 抽穗揚花階段,最怕被水淹。
水稻本身就生長在水中,還怕被水淹?
趙秀蘭(lan) 解釋,如果稻田水位過高,超過水稻耐澇程度,極易引發花藥敗裂、柱頭過濕等情況,進而導致水稻授粉不良或無法授粉,容易形成空殼,增加空秕率。同時,多降水天氣還會(hui) 伴隨日照偏少,對水稻開花授粉也有不利影響。“所以,受澇嚴(yan) 重的地塊會(hui) 造成水稻減產(chan) 。”
不僅(jin) 是水稻,暴雨對其他糧食作物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曲輝輝指出,此次強降水導致黑龍江哈爾濱東(dong) 南部、牡丹江西部等地的低窪地塊出現內(nei) 澇,內(nei) 澇區域內(nei) 玉米播種麵積最大。日前,黑龍江北部部分地區玉米正處於(yu) 吐絲(si) 期,全省大部地區玉米進入灌漿乳熟期,長時間的積水浸泡讓玉米植株根係養(yang) 分吸收受阻,生理活動受抑製,使其吐絲(si) 和籽粒灌漿速度都有所減慢。
大豆也可能成為(wei) “受害者”。“當下正處於(yu) 結莢至鼓粒期的大豆,在遭受漬澇災害後,將發生結莢緩慢、長勢偏弱等情況。”曲輝輝說。
倒伏會(hui) 造成糧食產(chan) 量下降
“台風‘卡努’帶來的風雨影響範圍,與(yu) 前期部分農(nong) 田漬澇災害區高度重疊,會(hui) 加重農(nong) 田濕澇災害。”趙秀蘭(lan) 指出,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根係通氣不良容易缺氧,少數低窪地塊作物受淹嚴(yan) 重,可能導致植株早衰或死亡。
曲輝輝介紹,風雨天氣下,糧食作物還容易發生倒伏。濕澇農(nong) 田土壤水分飽和、土質鬆軟,若同時伴隨大風,作物倒伏概率增大。倒伏後,田間環境鬱蔽,作物營養(yang) 輸送和後期灌漿速度都會(hui) 有所減慢。
“以水稻為(wei) 例,倒伏使莖稈折疊,直接影響水稻的養(yang) 分輸送和水分吸收。同時,葉片相互重疊,減弱光合作用,易導致籽粒後期灌漿脫水不充分甚至捂黴,造成產(chan) 量下降。”曲輝輝說。
趙秀蘭(lan) 表示,預計當前至8月20日,東(dong) 北地區雨勢減緩,大部地區以多雲(yun) 天氣或弱降雨天氣為(wei) 主,光溫條件較前期改善,對水稻抽穗開花灌漿、春玉米吐絲(si) 灌漿和大豆結莢鼓粒等有利。
因地製宜做好田間管理
最近,一條“洪水後,用水槍衝(chong) 洗稻穗上的淤泥是否有用”的視頻引發網友討論。很多人關(guan) 心,如何預防暴雨、台風等災害性天氣對糧食作物的危害?災後如何對糧食作物進行栽培、管理?
“在極端暴雨來臨(lin) 前,需提前清理疏通溝渠,挖好積水坑,確保雨後能迅速排掉田間漬水,減輕漬澇危害;降水過後,要及時檢查漬澇和倒伏田塊,搶排積水,排澇降漬。澇害偏重地區要加大排澇力度,積水時間越短,糧食作物存活和挽救的希望越大。”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研究員楊微建議,對於(yu) 已倒伏的作物,要因地製宜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如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視情況將植株扶正,基部圍土壓實,防止二次倒伏。
對於(yu) 受淹水稻,楊微強調,要盡快分次排水,查苗洗苗扶苗,及時追肥。部分受淹水稻葉麵被汙泥汙染,可使用高壓噴霧機或農(nong) 用無人機清水噴施,清洗後再噴施葉麵肥,提高葉片光合作用效率。針對小片地塊,雨後可采取人工拉繩的方式,從(cong) 禾苗上輕輕刮過,或用長竹竿輕輕撥動稻穗,促進水稻授粉受精。
“洪水過後,水稻稻瘟病、玉米褐斑病等病蟲害發生的風險增高,需要加強防範。”楊微提醒。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本報通訊員 林禹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