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積極“擁抱”數字化
數字資源庫、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正在普及
職業(ye) 教育積極“擁抱”數字化
編者按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明確提出建設職業(ye) 教育信息化標杆學校、建設職業(ye) 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任務,為(wei) 數字化賦能職業(ye) 教育新生態提供指引。
在數字化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職業(ye) 教育如何搭乘數字化東(dong) 風實現轉型發展引發關(guan) 注。據此,本版推出“數字化點亮職教未來”係列報道,展示我國職業(ye) 教育數字化的轉型趨勢和發展成效。
借助虛擬現實一體(ti) 機、環形弧麵大屏,完整的複興(xing) 號動車組駕駛係統運行現場展現在學生們(men) 眼前,作業(ye) 區、工作區、周邊維護及安全設施一應俱全,這是山東(dong) 職業(ye) 學院(以下簡稱山職)綜合立體(ti) 交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日常授課場景。
近日,2023年數字職業(ye) 教育助推教育強國建設大會(hui) 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中國職業(ye) 技術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在大會(hui) 上表示,職教戰線要以數字技術賦能專(zhuan) 業(ye) 升級和數字化改造,賦能教師、教法、教材改革,要適應科技進步和產(chan) 業(ye) 變革趨勢,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數字化意識,提高數字化素養(yang) 和數字化能力,開辟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新路徑。
“數字化對職業(ye) 教育的革新至關(guan) 重要。”山職信息中心副主任陳冠宇告訴記者,“以我校建設的綜合立體(ti) 交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為(wei) 例,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存在設施設備成本高、實訓危險性大等問題,要克服這些困難,又要讓學生掌握前沿、實用的操作技術,數字化就是最佳手段。”
除了虛擬仿真實訓,數字教育環境、數字教育資源、數字教育方式方法、數字教育治理等也在職業(ye) 教育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數字化正在為(wei) 職業(ye) 教育開辟新賽道,數字技術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新政策為(wei) 轉型指明方向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在今年2月召開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指出,數字化轉型是世界範圍內(nei) 教育轉型的重要載體(ti) 和方向。以數字化轉型推動職業(ye) 教育的創新發展是新時代賦予職業(ye) 院校的曆史使命,也是職業(ye) 教育主動貫徹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
2022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發布的《職業(ye) 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版)對995所職業(ye) 院校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4%的職校教師正在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學生對信息化的學習(xi) 效果認可度超過58%,對虛擬仿真實訓認可度高達90%,僅(jin) 有3.82%的學生沒有使用過虛擬仿真實訓軟件。
今年以來,職業(ye) 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6月,教育部印發了《全國職業(ye) 教育智慧大腦院校中台高職數據標準及接口規範(試行)》和《全國職業(ye) 院校大數據中心建設指南》,對數字化手段參與(yu) 職業(ye) 教育全過程的各個(ge) 方麵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7月,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成300所左右全國性信息化標杆學校,帶動建設1000所左右區域性信息化標杆學校,推動信息技術與(yu) 職業(ye) 院校辦學深度融合。
近日公布的《職業(ye) 教育信息化標杆學校建設指南》明確指出了職業(ye) 教育信息化標杆學校建設的任務,要求各院校豐(feng) 富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擴大數字化資源供給,利用數字化手段推進教學與(yu) 評價(jia) 改革,提高數據治理能力。
“教育部提出了非常具體(ti) 的要求,職業(ye) 院校數字平台建設都可以和這些文件對標對表。可以說,新政策、新規範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數字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陳冠宇表示。
“數字畫像”輔助學校決(jue) 策
每到期末,寧波市職業(ye) 技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寧波職教中心)的學生都會(hui) 收到一份綠色的評價(jia) 報告單。不同於(yu) 普通的成績單,這份報告裏有自己的文化課成績、專(zhuan) 業(ye) 課成績、德育成績、心理成績、社交行為(wei) 、消費情況、考勤情況、職業(ye) 傾(qing) 向分析等8類數據。
根據這些“數字畫像”,寧波職教中心的教師既可以找出適合技能大賽的“千裏馬”,也可以找到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學生。學校的各類決(jue) 策,都有了數據“軍(jun) 師”的科學輔助。
浙江省寧波市地處東(dong) 南沿海,當地職業(ye) 教育在數字化改革大潮中處於(yu) 先行位置。早在2012年,寧波市教育局就在浙江省率先啟動了智慧教育綜合改革。
寧波職教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軍(jun) 輝介紹,早在2016年,學校就組建了教育大數據建設和應用團隊,自主開發教育大數據平台。寧波職教中心也是全國職業(ye) 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學校。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數字化的應用已遠不止於(yu) 大數據監測、輔助教學與(yu) 評價(jia) ,數字資源庫、沉浸式虛擬仿真教學係統、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也已經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新潮流。在很多課堂上,傳(chuan) 統的平麵教學模式已被虛擬仿真教學取代。
“從(cong) 最開始的投影儀(yi) 教學、基礎教務管理係統,到現在的大數據、虛擬仿真實訓,職業(ye) 教育的數字化技術革新已經經曆了多年發展。但與(yu) 技術革新同樣重要的,還有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觀念。” 陳冠宇說。
《職業(ye) 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版)指出,從(cong) 應用層麵看,數字化在深層次的優(you) 化資源配置、提高決(jue) 策管理水平等方麵尚有不足。目前,信息化規劃所需的經費保障、教師培訓、標準製定未能夠及時跟進。此外,虛擬仿真實訓技術、5G、VR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還受製於(yu) 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技術水平、認知程度、經費投入、使用成本等,新技術尚未完全適應教學要求。
整體(ti) 來看,職業(ye) 教育信息化技術在教學應用中逐漸常態化,師生對信息化技術的認可度和熟悉程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依舊存在新技術應用滯後、虛擬實訓軟件等新技術設備閑置率高、信息化技術應用深度有待拓展等問題。
張軍(jun) 輝認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正處於(yu) 高速發展階段,但各地區和學校的發展並不均衡。對於(yu) 這些問題,張軍(jun) 輝建議製定統一的、有利於(yu) 推廣的標準,實現數據和技術的融通和普及。
大數據推動教學方法革新
作為(wei) 教育部第一批職業(ye) 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院校、山東(dong) 省“互聯網+教育”應用研究基地,山職的信息化基礎設施較為(wei) 完善。山職黨(dang) 委書(shu) 記趙鳳文表示,學校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緊跟教育部發布的標準規範,做好查漏補缺和優(you) 化升級。
按照《全國職業(ye) 院校大數據中心建設指南》,山職正在完善數據采集、存儲(chu) 、處理、應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據治理平台,這一平台涵蓋了職業(ye) 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專(zhuan) 業(ye) 設置、課程開設、學生信息、教師信息、企業(ye) 信息等基礎數據。此外,山職還讓大數據參與(yu) 推動教學方法革新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城市軌道專(zhuan) 業(ye) 內(nei) 所有核心課程進行知識點、技能點及相互關(guan) 聯關(guan) 係的梳理,以此方便學生自主學習(xi) 。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們(men) 的平台數據要接入教育部數據中心,對接職業(ye) 院校數據中台。目前,我們(men) 依據《全國職業(ye) 教育智慧大腦院校中台高職數據標準及接口規範》完成了數據中台的數據對接,數據整理和推送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趙鳳文透露。
此外,數據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山職建設了出口防火牆、服務器區防火牆、數據庫防火牆三層防禦體(ti) 係。學校還聯合濟南市公安局創建了省內(nei) 首個(ge) 高職院校“楓橋式網警工作站”,構建安全管理製度、管理機製和監測平台,形成了協同共治的數據安全體(ti) 係。
“在充分開發數字化手段潛力的同時,我們(men) 也關(guan) 注信息安全和風險控製,為(wei) 數字化全麵賦能人才培養(yang) 保駕護航。”趙鳳文說。(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