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要素為何也要休養生息?(把自然講給你聽)
於(yu) 法穩
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等生態子係統的健康,是地球生態係統健康、生態服務功能正常的前提
你是否領略過草原的廣闊、森林的幽靜、河流的蜿蜒、湖泊的靜謐、濕地的壯美?你是否聽說過草原是“地球的皮膚”、森林是“地球之肺”、河流是“地球的血管”、湖泊是“地球之眼”、濕地是“地球之腎”?自然界中,每一種要素都維護著地球生態係統的健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等生態子係統的健康,是地球生態係統健康、生態服務功能正常的前提。任何要素出了問題,都會(hui) 導致地球生態係統生態服務功能的下降。所以,自然要素也需要休養(yang) 生息。
提及草原,我們(men) 腦海中往往會(hui) 浮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我國草原麵積大,主要類型為(wei) 北方幹旱半幹旱草原區、青藏高寒草原區、東(dong) 北華北濕潤半濕潤草原區、南方草地區等,但質量較好的一級、二級草原麵積占比較低,同時,草原利用中依然存在超載等問題。森林對氣候、土壤、水、生物多樣性等都發揮著積極影響,10年來,全國累計造林10.2億(yi) 畝(mu) 。但是,我國森林資源存在低產(chan) 林多、優(you) 質林分少,中幼林多、成熟林少等問題,結構仍需要完善。而且,隨著擴大森林麵積的空間越來越小,接下來造林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我國屬於(yu) 缺水型國家,人均水資源量約為(wei) 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水資源短缺的同時,時空分布不均,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並存,水汙染治理仍需久久為(wei) 功。日常湖泊(水庫)水質和營養(yang) 狀態監測、濕地生物多樣性監測等,也是為(wei) 判斷和維護生態係統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手段。
我們(men) 該如何實現自然要素的休養(yang) 生息呢?一是要認識到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重視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yang) 生息的重要性;二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cong) 係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治理之道,按照生態規律因地製宜采取相應舉(ju) 措;三是要嚴(yan) 格落實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保護的相關(guan) 製度,保障製度落地見效;四是要做好對實施效果的評價(jia) 工作,及時發現關(guan) 鍵問題、提出解決(jue) 對策;五是加大宣傳(chuan) 力度,鼓勵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維護健康的自然生態係統。
(作者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生態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本報記者常欽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2日 1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