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10日內超百家A股公司發布回購預案 數量密度明顯提升

發布時間:2023-08-29 15:0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孟 珂

  自8月18日證監會(hui) 提出“放寬相關(guan) 回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以來,10天內(nei) ,A股市場中發布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數量合計達138家,發布回購相關(guan) 公告已有501份,數量和密度較之前明顯增加,形成最新一波“回購潮”。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nei) 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涉及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企業(ye) 行為(wei) 和製度建設較多。A股上市公司回購行為(wei) 的增加較多發生在市場階段性偏弱、估值偏低的階段。披露回購方案的企業(ye) 有望受到投資者關(guan) 注。

  助力提振投資者信心

  據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累計實施回購項目2069起。進入8月份以來公司回購力度明顯增加,截至8月27日,A股市場共有222家上市公司累計實施回購286起,涉及金額累計為(wei) 202.76億(yi) 元。

  此前,證監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提到,“股份回購是國際通行的維護公司投資價(jia) 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豐(feng) 富投資者回報機製的重要手段,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製度安排”“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及時傳(chuan) 遞積極信號”。

  華福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朱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證監會(hui) 多方麵鼓勵、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A股市場回購規模整體(ti) 穩步增長。股份回購既能彰顯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也能振奮投資者的情緒。

  “從(cong) 曆史規律看,回購政策頒布實施伴隨市場逐步企穩回升,而近期政策可謂暖風頻吹,也再次印證了A股整體(ti) 處在一個(ge) 築底區間。”朱斌表示。

  8月18日至8月28日,A股市場中有138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動用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周建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公司業(ye) 績較好,但股價(jia) 低迷,明顯被低估。此時回購自家股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政策鼓勵也是重要的觸發因素,上市公司積極響應監管層號召,承擔市場主體(ti) 責任,維護市場穩定。

  李求索表示,理論上,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有助於(yu) 提振投資者信心,原因有幾方麵:首先,實施回購後,回購股份通常被注銷或者成為(wei) 庫存股,不再參與(yu) 交易流通,這種行為(wei) 能夠一次性降低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推升ROE(淨資產(chan) 收益率)與(yu) EPS(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其次,A股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的資金來源一般是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更多情況下使用自有資金,可能意味著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穩定,能夠滿足經營過程中的投資需求;此外,公司管理層作為(wei) 內(nei) 部人,與(yu) 市場其他投資者相比,對股票合理價(jia) 值有相對認知,其選擇實施回購,有可能被投資者視為(wei) 是資產(chan) 價(jia) 格處於(yu) 合理區間或被低估的信號。

  主要用於(yu) 股權激勵

  從(cong) 回購目的看,上市公司回購計劃主要用於(yu) 股權激勵,市值管理類型回購占比偏低。2023年以來預告回購的計劃中,用於(yu) 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數據居多,占比超90%。其餘(yu) 還有市值管理、盈利補償(chang) 、其他用途等回購目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上市公司選擇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回購。

  朱斌表示,以市值管理和股權激勵為(wei) 目的的主動式回購因為(wei) 蘊含著公司特定的意圖,具有顯著的短期市場正效應。

  分行業(ye) 看,2023年以來已實施回購的公司中,機械、醫藥、電子、基礎化工、計算機等行業(ye) 回購家數最多且涉及回購金額相對較大。

  對此,周建華表示,機械、醫藥、電子等行業(ye) 處於(yu) 周期的底部,此時回購股票等待周期回升,是市場理性的表現;基礎化工、計算機等行業(ye) 業(ye) 績較好,發展潛力較大,部分公司通過回購股票進行股權激勵,吸引人才加入,推動公司技術和業(ye) 務發展。

  “回購對市場具有正麵意義(yi) ,過去10年美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累計超過8萬(wan) 億(yi) 美元,成為(wei) 市場上漲的重要推手,而我國10年間回購規模隻有4000多億(yi) 元人民幣。穩定發展型公司積極回購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現。”周建華說。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底特征逐步顯現,例如機構自購基金、上市公司回購、股債(zhai) 收益差曆史低位等。隨著持續釋放的積極政策因素落地,將有效推動市場回暖,尤其是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有力提振投資者信心和交易熱情,疊加收緊IPO、規範減持和融資融券保證金政策,市場有望迎來“金九銀十”行情。(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