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減持要求力度超預期 將有效改善資本市場投資環境
本報記者 吳曉璐 王思文
8月27日,證監會(hui) 對股份減持行為(wei) 作出新要求,進一步規範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的減持行為(wei) 。據相關(guan) 機構初步統計,減持受限公司總數超過2000家,順周期行業(ye) 減持受限比例較高。
市場人士認為(wei) ,此次政策力度超預期,將有效改善投資者預期,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減持與(yu) 分紅掛鉤,將促使大股東(dong) 更加重視企業(ye) 的持續發展與(yu) 盈利改善,投資者能夠更加充分地享受企業(ye) 成長帶來的資本回報。與(yu) 此同時,對於(yu) 破發減持的限製要求,也有助於(yu) 抑製IPO超募,進一步利好二級市場行情。
有助於(yu) 抑製IPO超募
早在8月18日,證監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就曾透露,將“完善股份減持製度”。隨著靴子落地,改革力度超過市場預期。
根據證監會(hui) 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yu) 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要求直指當前市場存在的客觀問題,對資本市場投資環境改善、投資者風險偏好提振等,將有明顯作用。
進一步分析來看,過去證監會(hui) 對減持的限製主要集中在減持的時間、規模、方式和信息披露方麵,但對於(yu) 能否減持限製較少。本次監管進一步規範了減持行為(wei) ,禁止分紅不達標、股價(jia) 破淨破發的公司的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減持,這不僅(jin) 嗬護市場投融資兩(liang) 端的資金平衡,也將有效保護投資者信心。
此外,上市公司存在破發情形減持受限的規定,也有助於(yu) 抑製一級市場高價(jia) 發行和超募行為(wei) 。
“破發不減持,會(hui) 從(cong) 源頭上約束不規範現象,去除融資端的弊端,並通過供需的再平衡提升交易端的活躍度,從(cong) 而有利於(yu) 投資者信心的恢複和建立。”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破發不能減持的內(nei) 涵在於(yu) ,一級市場與(yu) 二級市場的風險定價(jia) 不同,破發意味著這些公開發行的股票失去了風險定價(jia) 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減持,將會(hui) 使得二級市場失去風險定價(jia) 能力,從(cong) 而影響資本市場的生態,製約其健康發展。
“上市公司存在破發情形的,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這一要求或在一定程度上遏製新股發行過程中出現的紮堆超募、高價(jia) 發行現象。”華南地區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股超募能讓發行人募集更多資金,中介機構也因超募而產(chan) 生一定發行費用,“三高”現象(高發行價(jia) 、高市盈率、高募集資金)折射出部分詢價(jia) 機構在新股詢價(jia) 階段報價(jia) 缺少客觀理性,而如果破發不能減持,上市公司將重新衡量高價(jia) 發行和超募行為(wei) ,這對二級市場而言是利好。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記者表示,整體(ti) 來看,破發不能減持的規定有助於(yu) 保護二級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利益,減少市場投機行為(wei) ,提高市場公平性和透明度,這對於(yu) 投資者以及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進一步完善減持規則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研報,基於(yu) 最新減持要求進行篩選,減持受限的行業(ye) 主要分布在銀行、地產(chan) 、煤炭等順周期相關(guan) 行業(ye) 。因分紅不足而減持受限的公司主要分布在以傳(chuan) 媒、通信、電子為(wei) 代表的科技成長,以及以社服零售、農(nong) 林牧漁、紡織服裝為(wei) 代表的部分消費品領域。
從(cong) 上市公司角度測算,華夏基金篩選數據顯示,目前不符合減持條件的上市公司共計2139家。從(cong) 市值上看,大於(yu) 500億(yi) 元的共有85隻,100億(yi) 元至500億(yi) 元的共有406隻,小於(yu) 100億(yi) 元的共有1648隻。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表示,一方麵,從(cong) 總量的角度看,不符合減持條件的相關(guan) 公司數量確實較多,總數超過2000家,這意味著這一政策變化有望從(cong) 市場總量層麵帶來積極影響。另一方麵,從(cong) 行業(ye) 層麵來看,順周期板塊減持受限比例較高,銀行、建築裝飾、房地產(chan) 、石油石化、鋼鐵等行業(ye) 受限製的個(ge) 股市值占各自板塊的比例均超60%,上述板塊未來減持風險更小。
華夏基金相關(guan) 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層對過度減持行為(wei) 進行了嚴(yan) 格的約束,力度超預期,利好小盤科創企業(ye) 。”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hui) 表示,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dong) 、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簡稱《若幹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guan) 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這意味著此次減持規則的調整,可能作為(wei) 一項長期製度確立。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往前回溯,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之際,證監會(hui) 曾推出緊急限製減持政策,並加大了對違規減持的處罰力度,減少了減持對市場帶來的非理性衝(chong) 擊。在臨(lin) 時政策到期後,減持監管步入常態化,監管部門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完善相關(guan) 政策,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和減持規範程度,有效降低了金融風險,維護了投資者利益,保證了市場合理流動性,有利於(yu) 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表示,結合曆史經驗來看,本次減持政策的積極變化,有較大可能與(yu) 後續《若幹規定》的修改有機結合,持續維護投資者利益,保證市場合理流動性,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