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柬藝術家“以水為緣”聯袂演繹兩國“鐵杆”友誼

發布時間:2023-08-29 15: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金邊8月28日電 題:中柬藝術家“以水為(wei) 緣”聯袂演繹兩(liang) 國“鐵杆”友誼

  中新社記者 繆超 楊強

  8月28日晚,中柬建交65周年文藝晚會(hui) 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湄公河畔的鑽石島歌劇院隆重上演。中國雲(yun) 南省的藝術家與(yu) 柬埔寨藝術同行聯袂演繹兩(liang) 國“鐵杆”友誼。

  “同飲一江水,彼此情無限。”蜿蜒數千公裏的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yu) 中國青藏高原,穿越雲(yun) 南,一路向南流經柬埔寨。“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晚會(hui) 第一章節,中國舞者伴著創作於(yu) 瀾滄江畔雲(yun) 南大理的民歌《小河淌水》翩翩起舞。舞畢,中柬歌手接續獻上二重唱歌曲《共飲一江水》。

  “當奔騰不息的河流翻過高山峽穀、跨越地域疆界、馳騁山川原野之間,河流兩(liang) 岸無不花繁樹茂、千裏麥浪金黃,那是根深枝繁中柬友誼之樹,更是越開越盛的情誼之花。”晚會(hui) 總導演錢學濤稱,晚會(hui) 第一章節以“共飲一江水”為(wei) 題,“中柬綿延千載的鄰裏真摯情誼,如同瀾滄江-湄公河奔流不息。”

  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晚會(hui) 為(wei) 此翻開以“共築一家親(qin) ”為(wei) 題的新篇章,獻上柬埔寨舞蹈《孔雀舞》以及中國京劇選段《梨花頌》、葫蘆絲(si) 獨奏《竹林深處》《隻有一個(ge) 高棉》、舞蹈《三聲鼓響幸福來》等節目,傳(chuan) 遞出中柬建交以來秉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平等互鑒、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相處之道,成為(wei) 休戚與(yu) 共、情比金堅的命運共同體(ti) 。

  “孔雀舞在柬埔寨有著特殊的地位,隻有在最重要場合才會(hui) 演出。”柬埔寨舞者桑尼塞說,孔雀象征著美麗(li) 和純潔,“今天的晚會(hui) 演出孔雀舞,表達柬中兩(liang) 國關(guan) 係自建交以來,在友好互信、真誠合作中不斷發展、不斷升華。”

  葫蘆絲(si) ,取材天然葫蘆,音色獨特淳樸,是與(yu) 柬埔寨高棉族習(xi) 俗相似、文化相通的中國傣族的傳(chuan) 統樂(le) 器。中國民樂(le) 演奏家謝軍(jun) 告訴記者,中國有句俗語叫做“遠親(qin) 不如近鄰”,這種“親(qin) 望親(qin) 好,鄰望鄰好”“好鄰居金不換”的思維方式讓中國人喜歡交朋友,樂(le) 於(yu) 交朋友,用葫蘆絲(si) 演奏《隻有一個(ge) 高棉》,是想向觀眾(zhong) 傳(chuan) 遞中柬是好鄰居、是老朋友、更是“鐵杆”兄弟。

  今年也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晚會(hui) 第三章節主題為(wei) “共享一路行”,演出了中國歌舞《祝福》、舞蹈《海菜腔》《花腰快調》、柬埔寨舞蹈以及中柬男女歌手二重唱的《金色的諾言》等節目,述說著古老絲(si) 路從(cong) 曆史深處走進朝氣蓬勃的今天。

  柬埔寨觀眾(zhong) 利索讓(音譯)是一名中文翻譯。他向記者介紹,“一帶一路”倡議讓柬埔寨有了高速公路、新港口和新機場,柬埔寨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提升,中國企業(ye) 在柬埔寨還參與(yu) 電力、能源等領域合作,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提供了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

  柬埔寨華僑(qiao) 陳標今年到金邊經商恰好十年。十年前,他和夥(huo) 伴將中國視頻拍攝製作技術帶到金邊創業(ye) ,為(wei) 當地政府、企業(ye) 的互聯網推廣提供服務,“中柬貿易持續擴大,互聯互通不斷提升,增加了兩(liang) 國在互聯網新媒體(ti) 領域相互宣傳(chuan) 推介的需求,也為(wei) 兩(liang) 國青年帶來更多創業(ye) 機會(hui) 。”

  十年來,隨著中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開展,兩(liang) 國經貿關(guan) 係邁上新台階。中國已是柬埔寨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且連續11年保持柬埔寨第一貿易夥(huo) 伴。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這場由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柬埔寨文化藝術部、中國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主辦,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晚會(hui) ,為(wei) 2500多名觀眾(zhong) 呈現一場具有“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韻味、雲(yun) 南民族特色風情、中柬文化藝術交融”特色的精彩表演,再次增進了兩(liang) 國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加深了兩(liang) 國民眾(zhong) 之間的聯係和友誼。(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