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將“雷暴哮喘”納入突發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 觀察家
“花粉指數”與(yu) “雷暴指數”,都應該納入預防過敏的重點關(guan) 注內(nei) 容。
據新京報報道,近日,呼和浩特地區經曆一場雷雨天氣,網傳(chuan) 多家醫院急診湧入大量哮喘患者。記者從(cong) 內(nei) 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悉,此次就診高峰源於(yu) 一場雷雨天氣造成的雷暴哮喘,往年雖也有發生,但如此大批量是頭一次。
“雷暴哮喘”這個(ge) 原本陌生的名詞,不僅(jin) 引發了醫務人員的廣泛討論,也進入普通民眾(zhong) 的視線。
“花粉易致哮喘和皮膚過敏等症狀”,已經成為(wei) 基本的生活常識。如今,雷暴也變成了哮喘的誘發因素。
其實,雷暴雖不能直接誘發哮喘,卻能在短時間內(nei) 明顯增加空氣中的花粉數量,進而間接誘發哮喘。其原理是,受雷暴發生時的氣壓、濕度、電磁場等影響,環境中的花粉粒吸收水分而爆裂,產(chan) 生大量強致敏性的花粉顆粒物。
可以看出,雷暴實質上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膨脹的花粉被打碎成數百、數千個(ge) 微小的顆粒,過敏原呈數倍增加,並且更易進入下呼吸道,不僅(jin) 會(hui) 引發急性哮喘發作,嚴(yan) 重時還可能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
這次事件對於(yu) 過敏性疾病患者來說,是一次提醒。將來,這類患者不僅(jin) 要防花粉,也要防範雷暴。當花粉和雷暴相遇時,尤其要謹防兩(liang) 者疊加對健康造成的更大危害。
“花粉指數”與(yu) “雷暴指數”,都應該納入預防過敏的重點關(guan) 注內(nei) 容。
在突發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中,包含緊急醫療救護內(nei) 容,比如針對地震導致的外傷(shang) 、火災導致的燒傷(shang) 、水災導致的淹亡等,在醫療救災物資儲(chu) 備、醫務人員調度、傷(shang) 病員轉運與(yu) 收治等方麵,都製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
而哮喘通常被認為(wei) 是單一的疾病,且似乎與(yu) 自然災害的關(guan) 係不大,所以各地的應急預案普遍沒有將之納入。
但“雷暴哮喘”的出現,不僅(jin) 讓這類疾病與(yu) 自然災害沾上了關(guan) 係,而且哮喘發作突然,症狀更重,再加上患者集中出現,勢必需要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因此,有必要將“雷暴哮喘”的應對方式,納入突發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短時間內(nei) 出現“急診超800人”等現象,即使對於(yu) 較大的醫院也是不小的壓力,中小醫院更會(hui) 應接不暇。尤其是,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可以臨(lin) 時調動對應科室的資源來分散應對,但當大量哮喘急性發作患者集中出現時,對於(yu) 同一專(zhuan) 科醫生和同類急救物資的需求迅速增加,醫院將更加難以應對。
因此,醫院應該在平時針對醫務人員做好“雷暴哮喘”的知識培訓,儲(chu) 備好後備人才,並就此製定好應對措施。
“雷暴哮喘”短期內(nei) 大量出現,讓民眾(zhong) 普遍增長了見識,通過進一步的科普宣傳(chuan) ,過敏性疾病患者將更加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同時,相關(guan) 應急預案需做出一些調整,醫療救護措施也應更加周全高效。
如此,才能從(cong) 社會(hui) 、醫療機構、個(ge) 人等不同層麵,做好對“雷暴哮喘”的預防與(yu) 應對。
新京報 羅誌華(醫務工作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