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掉市委書記衣服上的LOGO是畫蛇添足
據極目新聞報道,9月3日,某地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發布《市委書(shu) 記楊某某到經濟開發區調研》一文中,共配了三張調研圖片,圖中楊某某身穿黑色POLO衫,但圖一的衣服上有品牌LOGO,圖二和圖三衣服上沒有LOGO。一些網友據此懷疑這件POLO衫的價(jia) 格可能比較昂貴,為(wei) 了“避嫌”,所以被工作人員故意P掉了。
4日,當地有關(guan) 部門回應稱,因考慮圖片美觀,製作人員P掉了楊某某衣服上的LOGO,該件POLO衫是兩(liang) 三年前購買(mai) 的,當時花了五六百元。隨後媒體(ti) 記者在該微信公眾(zhong) 號檢索到,楊某某曾在2021年6月的一次調研上也穿過該款POLO衫,調研文章配圖無異常。
這不能怪網友多疑。網友之所以會(hui) 覺得這樣的P圖,可能存在什麽(me) 不可告人的貓膩,也並不是全靠猜測,而是現實中已經多次發生相似事件。
比如,當年的陝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就因為(wei) 在事故現場佩戴名表而被網友發現,最終以“表哥”的名號黯然落馬。再比如,南京市江寧區房管局局長周久耕,因為(wei) 抽價(jia) 格昂貴的“九五之尊”香煙而被網友曝光,最終鋃鐺入獄。
話說回來,這件POLO衫的價(jia) 格,並不算太離譜,不管是官員還是普通人,也都買(mai) 得起、穿得起。既然如此,為(wei) 什麽(me) 還會(hui) 引發這樣的一場輿論風波?隻能說,當地宣傳(chuan) 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具體(ti) 工作中確實有些畫蛇添足了。
暫且先不管工作人員P掉該官員衣服上的LOGO,確實是出於(yu) 美觀的需要,還是出於(yu) 對官員的一種“保護”,但是這麽(me) 一P,至少就不真實了,這也是該文章引發網友質疑的主要原因。
為(wei) 了美觀,就隨意修改圖片,可能就變成了一種人為(wei) 的美化。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政務宣傳(chuan) ,都必須以真實為(wei) 前提。否則,“翻車”事小,影響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則得不償(chang) 失。
事實也證明,麵對市委書(shu) 記楊某某衣服上的LOGO,在刊發文章時保持原樣,不會(hui) 引發質疑,而人為(wei) P圖,則明顯是多此一舉(ju) 、自找麻煩。
新京報 苑廣闊(職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