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糅合中華文化元素與精湛工藝 “國潮”鍾表亮相香港鍾表展

發布時間:2023-09-06 11: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9月5日電 題:糅合中華文化元素與(yu) 精湛工藝 “國潮”鍾表亮相香港鍾表展

  中新社記者 魏華都

  “國潮”近年在中國內(nei) 地興(xing) 起。在鍾表設計領域,一批中國製表師精心專(zhuan) 研,糅合中華文化元素與(yu) 精湛工藝,展現獨特的文化工藝創造力。

  9月5日,第42屆香港鍾表展及第11屆國際名表薈萃在香港會(hui) 議展覽中心揭幕,匯聚逾700家來自17個(ge) 國家及地區的展商。大會(hui) 今年新增“國潮”主題,邀請6位來自內(nei) 地及澳門特區的知名製表師坐鎮“國潮”展區,向業(ye) 內(nei) 人士及港人展示“國潮”設計精髓。

  記者當天走訪位於(yu) 3樓展館“國潮”專(zhuan) 區,這裏雲(yun) 集北京表、飛亞(ya) 達和伊特納帝等內(nei) 地頂尖鍾表品牌,展示了多款富有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元素的腕表及時鍾,一款“中華曆法‘更’表”吸引記者的目光,它擁有10根指針,表麵刻有十二時辰、二十四節氣、四季、農(nong) 曆、更點製等資訊。

  這款表的製作人、國際獨立製表人學會(hui) 會(hui) 員馬旭曙告訴記者:“這款表有11個(ge) 功能,都與(yu) 中華曆法有關(guan) 。從(cong) 構思到製作完成,我大概花了5年時間,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想,怎麽(me) 把這些曆法組合到一起,又不能產(chan) 生誤差。這個(ge) 構思此前沒人做過,沒法參考,需要自己想。”

  此次,馬旭曙還帶來“北京星空”“兩(liang) 問表”“柱狀立體(ti) 陀飛輪”等“國潮”精品。

  在展區的另一側(ce) ,記者看到了一座廣鍾,高逾40厘米、寬逾20厘米、厚約20厘米,鍾身通體(ti) 銅鍍金鏤空雕花、鑒刻,花型細密雅致,最高處是一個(ge) 圓帳,下方是觀景箱,裏麵放置了一尊鍍金佛像,左為(wei) 紫衣僧人敲鍾,右為(wei) 黃衣僧人敲木魚,觀景箱下方才是圓形鍾麵。

  這座廣鍾的製作師魏廣文從(cong) 事鍾表製作已逾30年,於(yu) 2002年開始著力創新當代廣鍾,致力廣鍾傳(chuan) 統製作技藝的研究與(yu) 傳(chuan) 承。他向記者介紹,這座廣鍾是從(cong) 清朝晚期宮廷廣鍾仿製而來的。

  “廣鍾既有西洋風格,也有亭台樓閣、保平安葫蘆等中國傳(chuan) 統元素,結合嶺南裝飾藝術和宮廷文化。”魏廣文說:“由於(yu) 廣鍾的內(nei) 部機械結構非常複雜,因此需要做到很精密,生產(chan) 製造、安裝調試及保養(yang) 的難度頗高,對製作技藝及技術要求亦高。”

  “我作為(wei) 廣鍾製作的傳(chuan) 承人,有責任及義(yi) 務推廣其曆史文化與(yu) 藝術,會(hui) 盡量多做一些複製品參展,讓民眾(zhong) 能夠接觸到廣鍾,或者和鍾表品牌合作,創作更多廣鍾文化衍生產(chan) 品,將這個(ge) 中華文化瑰寶宣揚出去。”魏廣文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