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掙青年”理性回歸 也能掙得未來
堂吉偉(wei) 德
“小掙青年”近期成了社交網絡的熱門話題。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餘(yu) 額寶推出了一部很受關(guan) 注的短片《小掙青年》,講述快手普通達人的生活和創業(ye) 故事,通過平實但動人的“攢小收益,過小日子”的青年群像,展現當下青年勤勞向上的精神風貌。說這群年輕人是“小掙青年”,是指他們(men) 每天都有收益、能小掙一筆,也形容不追求“快掙錢掙大錢”的狀態,他們(men) 能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積攢,一步步實現自我,掙得未來。(9月5日《中國青年報》)
“小掙青年”是一種非常形象而貼近的比喻,“攢小收益,過小日子”的核心要義(yi) 就是回歸日常。以細小的積累成就其大,是“小掙青年”最鮮活的特征。在實現“小掙”的路徑上,可以有依托於(yu) 傳(chuan) 統的擺小攤,也可以有新興(xing) 的直播帶貨。
“小掙”因小而一度被青年群體(ti) 所拋棄。不少年輕人都揣著一個(ge) “發財夢”,有的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賺大錢,有的夢想著“當網紅”,迅速實現財富自由。也正是如此,有的行業(ye) 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即使月入過萬(wan) 也沒幾個(ge) 年輕人願意幹,最突出的當屬家政行業(ye) 、生產(chan) 製造行業(ye) 、運輸和建築行業(ye) 。在慣有的思維下,“小鎮做題家們(men) ”經過不懈努力讓自己成為(wei) 大學畢業(ye) 生,希望自己不再是平凡的“小鎮青年”,卻因就業(ye) 時的眼高手低而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就業(ye) 選擇的趨同化導致了就業(ye) 市場的結構性失衡,一方麵部分行業(ye) 出現了惡性競爭(zheng) ,內(nei) 卷化程度變得越來越嚴(yan) 重;另一方麵一些行業(ye) 則出現了嚴(yan) 重的用工荒,即便工資不低也很難得到根本性緩解。至於(yu) 像擺攤賣貨開小店這種來錢慢的“小本生意”,更難以引起年輕群體(ti) 的注意和參與(yu) 。盡管這些行業(ye) 機會(hui) 很多,商機無限,卻因為(wei) 職業(ye) 眼光的限製和既有偏見的影響,使之並沒有成為(wei) 年輕人的機會(hui) ,也影響了行業(ye) 自身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
“小掙青年”群體(ti) 的湧現則意味著,青年人在就業(ye) 觀念上發生了巨大改變,不再刻意追求回報率高、收入水平高的崗位,而願意在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包括擺攤賣貨開小店等創業(ye) 實踐中,去積累資源、資本和資金,在體(ti) 驗生活中實現自我的提升。這種追求每天都“有收益、能小掙一筆”,而不是追求“快掙錢掙大錢”的狀態,正是青年群體(ti) 以及這個(ge) 時代最需要的精神風貌。
事實上,任何領域和行業(ye) 都有著光明的前景和“錢景”,不顯眼的行業(ye) 也有機會(hui) 。因為(wei) 一方麵其間的競爭(zheng) 力並沒有那麽(me) 強,相對投入產(chan) 出的門檻更低一點;另一方麵,隻要深耕其中就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值和收益。比如學習(xi) 汽車維修的李工發現了上門洗車的商機,在“洗車、洗車、再洗車”的精耕中,也能收到不錯的回報。如此穩定而健康的生活,不正是無數人所追求的結果嗎?
事業(ye) 之“小掙”,其實就是人生之“大賺”。“不好高騖遠,也不擺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nei) 進行小成本投入,一步一個(ge) 腳印慢慢地積累,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是每個(ge) 人追求的目標,也是青年群體(ti) 應有的生活方式。唯有讓自己的生活充滿煙火氣,讓職業(ye) 選擇真正更有人氣,“詩與(yu) 遠方”才不會(hui) 成為(wei)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