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不漲價被罰,高校食堂豈能淪為“逐利場”
飯菜不漲價(jia) 反而收到了罰單?9月4日,有網友爆料,廣州華立學院食堂內(nei) 一檔口因每份飯售價(jia) 低於(yu) 13元不漲價(jia) 結果受到300元處罰,引發關(guan) 注。9月5日,廣州華立學院向縱覽新聞記者表示,上述處罰是由食堂承包方作出,學校認為(wei) 該處罰的確不合理,已經要求食堂承包方進行糾正,該食堂檔口也並未受到處罰。同時,食堂承包方也表示不會(hui) 再進行漲價(jia) 。
因價(jia) 格太低而被罰款,令人費解。據了解,由於(yu) 食品市場價(jia) 格上調,承包方要求食堂檔口統一漲價(jia) ,而“平安香扒飯”檔口並沒有漲價(jia) ,“飯類價(jia) 格低於(yu) 13元,屢教不改”,這才招來處罰。
一般而言,高等院校食堂的經營權,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經營者具有自主定價(jia) 權。采購食品原材料出現價(jia) 格上揚,食堂的飯菜價(jia) 格適當上調,也符合市場規律。但承包方要求食堂檔口統一漲價(jia) ,對不漲價(jia) 的檔口動輒處罰,則明顯不妥。
我國《價(jia) 格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jia) 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不能哄抬價(jia) 格。該食堂承包商公然要求所有的食堂檔口步調一致,統一上調價(jia) 格,就有變相串通、操縱學校飯菜價(jia) 格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向食堂檔口開出罰單的承包商,並非行政單位,既沒有執法權,也沒有處罰權。涉事承包商越俎代庖,甚至還開出一張“名不正言不順”的罰單,此舉(ju) 才是嚴(yan) 重擾亂(luan) 了高校食堂的管理秩序。
高校食堂菜價(jia) ,直接關(guan) 係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學校食堂也不同於(yu) 一般餐飲商戶,不能見利忘義(yi) 。之所以會(hui) 出現如此咄咄怪事,與(yu) 食堂自身管理意識不強、學校監管存在“真空”難脫幹係。
因此,高校不能“一包了之”,讓食堂淪為(wei) 承包商的“逐利場”,必須負起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市場監管部門也需要主動出擊,嚴(yan) 管高校食堂不合理漲價(jia) 行為(wei) ,同時加強對承包商第三方相關(guan) 人員的培訓力度。
新京報 吳睿鶇(職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