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洞庭漁民上岸新生活:風幹魚曬出超2億元年產值

發布時間:2023-09-11 15: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嶽陽9月10日電 (劉曼 徐誌雄)9月10日,遠近聞名的湖南省嶽陽市君山區錢糧湖鎮六門閘社區“曬魚長廊”,擺滿了一排排正在晾曬的風幹魚,空氣裏也彌漫著洞庭湖鮮特有的香味。

  當天,參加“行走中國·2023年海外華文媒體(ti) 高層嶽陽行”的12國華媒代表走進六門閘社區,探訪當地退捕漁民上岸後的新生活。

  刮掉魚鱗,沿背部切開,除腮破肚,攤平抹鹽,漬出水分,洗刷浸泡……做了大半輩子漁民的劉平忙著將處理好的生態養(yang) 殖的翹嘴魚倒入網篩,再挨個(ge) 將它們(men) 擺放開來晾曬。

  “人工去內(nei) 髒,少鹽低溫醃製,魚肉會(hui) 更緊實,風幹以後,魚刺都可以吃。”屋內(nei) ,女兒(er) 劉靜正在線上直播,向天南海北的網友展示風幹魚的風味。

  “以前靠湖吃湖起早貪黑‘水上漂’,一網撒出‘望天收’,逢刮風下雨天,生命安全都沒有保障;如今換個(ge) ‘吃法’,心裏踏實多了,幸福日子萬(wan) 年長。”麵對華媒代表們(men) ,劉平的笑容藏不住。

  六門閘社區地處東(dong) 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過去,得益於(yu)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六門閘閘口附近形成了一個(ge) 碼頭。漁船停靠於(yu) 此,漁民上岸賣魚,帶動周邊的魚市繁榮。漁民因此成為(wei) 六門閘社區的主要群體(ti) 之一。

  然而,過度捕撈等活動,給長江生態帶來嚴(yan) 重破壞。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麵啟動。六門閘社區76戶152名漁民於(yu) 2019年底全部退捕上岸。

  “除了捕魚,啥都不會(hui) 。上岸後幹什麽(me) 呢?”今年49歲、靠捕魚謀生了20多年的葉立新說,剛上岸時,漁民都擔心未來生計。

  當地政府通過發放轉崗補貼和出台技能培訓轉業(ye) 、助力創業(ye) 就業(ye) 、公益性崗位助業(ye) 、企業(ye) 吸納就業(ye) 等幫扶措施,幫助漁民轉型轉產(chan) 。上岸漁民有的從(cong) 事稻蝦輪作養(yang) 殖、有的開起餐飲民宿、有的辦起家政公司。

  葉立新參加水產(chan) 養(yang) 殖技術培訓後,投入37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包下10畝(mu) 水塘養(yang) 鱸魚,2022年養(yang) 了3萬(wan) 多尾鱸魚收入不錯,今年增加到4萬(wan) 尾。

  政府引入的電商平台也為(wei) 當地資源產(chan) 業(ye) 化提供了渠道。位於(yu) 六門閘社區的國家地理標誌君山電商平台,扶持了一批以劉靜、胖姐為(wei) 代表的“網紅”直播帶貨,形成生態養(yang) 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chan) 業(ye) 鏈,月銷售實現近4000單,年交易額達2000多萬(wan) 元,更多村民邁入互聯網銷售的門檻。

  2020年,“錢糧湖六門閘風幹魚(翹嘴魚幹魚)”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22年,六門閘風幹魚銷售額超過2億(yi) 元。錢糧湖鎮上岸漁民戶均收入由2019年的2.5萬(wan) 元增至2022年的6.2萬(wan) 元。

  “洞庭湖更美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更鼓了,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在這裏是可見的,換種方式‘靠湖吃湖”的成果是明顯的,值得向外推介。”羅馬尼亞(ya) 《歐洲僑(qiao) 報》副社長孫雨梅站在湖堤上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