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古都、紅色、京味、創新” 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底色亮成色足

發布時間:2023-09-13 16:4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全國文化中心是黨(dang) 中央賦予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之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一張金名片,傳(chuan) 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首都的職責。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深化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顯著增強。

  今年上半年,北京鍾鼓樓周邊地區環境整治效果明顯,中軸線上再現鍾鼓樓嶄新風貌。近年來,以中軸線申遺推動老城整體(ti) 保護,北京市曆史文化金名片不斷煥發新風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北京曆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wei) 大見證,要更加精心保護好,凸顯北京曆史文化的整體(ti) 價(jia) 值。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北京不斷推進老城保護:南中軸禦道景觀全線貫通;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傳(chuan) 承保護利用持續深化;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裏旅遊通航;“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不斷推進。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 陳名傑:新時代的十年,是北京曆史文化保護力度最大、成果最多的十年。我們(men) 堅持係統保護的理念,彰顯“一軸三帶”北京曆史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建黨(dang) 、抗戰、新中國成立,三大革命文物片區的整體(ti) 價(jia) 值。係統推動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打造全域活態博物館。

  圍繞重大曆史節點,北京先後打造了以盧溝橋、宛平城為(wei) 中心的“抗日戰爭(zheng) 主題片區”;以雙清別墅、天安門為(wei) 中心的“建立新中國主題片區”;以北大紅樓為(wei) 中心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片區”,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打造書(shu) 香北京,厚積全國文化中心底蘊。進入秋季,北京多個(ge) 書(shu) 市同步舉(ju) 辦,吸引了大批讀者;實體(ti) 書(shu) 店也從(cong) 2016年前不足1000家增至2000多家,形成了濃厚書(shu) 香氛圍。同時,建成15分鍾公共文化服務圈,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

  北京市民 張女士:我覺得北京文化氛圍會(hui) 比較濃厚,包括很多比較好的書(shu) 店,包括很多比較好的出版社的品牌,包括這種書(shu) 市這種活動,北京也是非常頻繁。

  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北京市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要求,北京加大高品質文化供給,打造“演藝之都”。“會(hui) 館有戲”係列活動讓梅蘭(lan) 芳紀念館、正乙祠等古老戲樓再一次展現勃勃生機。文藝精品迭出: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獲獎數量連續三屆全國第一。“出作品”的同時也“搭平台”,多種類型的展演空間演出不斷。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在今年年初就已經排到了年底,1500多位海外藝術家陸續登台,馬林斯基、德雷斯頓交響樂(le) 團等演出一票難求。

  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部長 王威:國際頂級藝術家的紛至遝來,北京已經成為(wei) 國際表演藝術的重要舞台。通過演出和文化交流,增強文明互鑒,不斷擴大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力和影響力,這也是落實總書(shu) 記對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出的首都風範、時代風貌的要求。

  豐(feng) 富厚重的紅色文化、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xing) 起的創新文化,形成了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據統計,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全市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多年在11%左右,居全國第一,全國文化中心的底色和成色越來越足。

  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趙衛東(dong) :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擺在了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突出位置,曆史文化金名片越來越閃亮。我們(men) 將積極適應群眾(zhong) 對文化繁榮發展的新期待,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首都力量。(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