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改革完善占補平衡製度

發布時間:2023-10-10 14:47:00來源: 人民日報

  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改革完善占補平衡製度

  王廣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保護好耕地,端牢飯碗,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yi) 。7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對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革完善占補平衡製度提出明確要求。自然資源部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從(cong) 係統性和全局性的高度深刻理解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聚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進一步完善製度強化監管,全力推進改革部署落地見效。

  立足基本國情,堅持底線思維,準確把握我國耕地保護麵臨(lin) 的嚴(yan) 峻形勢

  民以食為(wei) 天,糧以地為(wei) 本。我國人口眾(zhong) 多,解決(jue) 好14億(yi) 多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我國耕地家底並不豐(feng) 厚,2022年底全國耕地總量19.14億(yi) 畝(mu) ,僅(jin) 占世界9%,且質量總體(ti) 不高,這一基本國情決(jue) 定了加強耕地保護對保障糧食安全這一“頭等大事”的極端重要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對落實最嚴(yan) 格耕地保護製度的要求一以貫之,要求把耕地作為(wei) 我國最為(wei) 寶貴的資源,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自然資源部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以守牢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為(wei) 目標,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完善法律製度、嚴(yan) 格用途管製、加強督察執法,在持續嚴(yan) 格規範非農(nong) 建設占用耕地落實占補平衡的基礎上,針對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反映的大量耕地不合理流失問題,要求耕地轉為(wei) 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nong) 用地落實“進出平衡”,在年度內(nei) 補足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針對違法建設占用耕地造成耕地減少問題,嚴(yan) 格規定違法用地整改處置到位前,必須先行“凍結”當地相應的儲(chu) 備補充耕地指標,確保耕地不再減少。通過一係列舉(ju) 措,初步遏製了多年來耕地總量持續減少的勢頭,實現了2021年、2022年連續兩(liang) 年全國耕地總量淨增加。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ti) 不高、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耕地占用與(yu) 保護的矛盾和壓力依然突出,新時代新征程上,耕地保護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

  目前,耕地總量由減轉增的基礎還不牢固,實施耕地用途管製、落實補充耕地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從(cong) 占用耕地看,城鄉(xiang) 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類非農(nong) 建設不可避免仍將占用一部分耕地,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造林種樹造成耕地流失的規模仍然不小,違法違規用地問題仍較突出。從(cong) 補充耕地看,占補平衡存在占多補少、占優(you) 補劣甚至弄虛作假問題,一些地方落實“進出平衡”不到位,區域耕地總量仍在減少;有的地方違規開墾破壞生態環境,一些補充耕地質量不高,存在撂荒和流失風險。此外,經過多年持續開發,全國耕地後備資源越來越少,且多位於(yu) 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通過開墾後備資源補充耕地難度越來越大。這些問題,與(yu) 一些地方耕地保護意識不強、落實新發展理念不到位、執行政策走偏走樣、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的經濟激勵機製不夠健全有關(guan) ,與(yu) 耕地保護相關(guan) 政策和舉(ju) 措統籌不夠有關(guan) ,也與(yu) 我國自然資源稟賦有關(guan) ,需要通過係統改革來解決(jue) 。

  把握重大要求,強化關(guan) 鍵舉(ju) 措,全麵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強調,耕地保護是一個(ge) 係統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質並重、嚴(yan) 格執法、係統推進、永續利用等重大要求。自然資源部將認真貫徹落實會(hui) 議精神,采取更加堅決(jue) 有力措施,堅定不移強化耕地保護,全力推進最嚴(yan) 格耕地保護製度落地見效。

  堅持係統理念,把握重大要求。一是量質並重。要堅決(jue) 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守牢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強化數量質量共同保護。二是嚴(yan) 格執法。要分級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整合監管執法力量,采取堅決(jue) 有力措施,嚴(yan) 格執法督察,切實規範管理秩序。三是係統推進。穩定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優(you) 化耕地布局,必須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理念,按照自然生態的整體(ti) 性、係統性及其內(nei) 在規律,結合適宜性原則開展係統治理,使各類要素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四是永續利用。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guan) 係,用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和節約集約用地製度,推進耕地用養(yang) 結合和可持續利用,為(wei) 後代留下更多發展空間。

  聚焦守牢紅線,落實重點任務。一是堅決(jue) 穩住耕地總量。目前,全國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已全部編製完成,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規劃審核報批,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目標任務逐級分解並上圖入庫,確保可考核、可審計、可追責,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任務絕不突破。二是持續優(you) 化耕地布局。建立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獎懲機製,推動糧食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複一部分流失的優(you) 質耕地,優(you) 化耕地南北空間格局;穩妥推進“山上”換“山下”,將山上耕地逐步調整到山下,推動果樹苗木盡量上山上坡,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規律。三是嚴(yan) 格耕地保護責任考核。全麵落實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細化明確考核規則和方案,對於(yu) 突破耕地保護紅線等重大問題實行“一票否決(jue) ”,嚴(yan) 肅問責、終身追責。

  在優(you) 化耕地布局和整改複耕過程中,既要依法依規,又要實事求是。要充分考慮當地自然地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堅持大穩定、小調整,統籌優(you) 化農(nong) 用地布局。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種植作物生長周期、市場狀況等,充分考慮耕地恢複的經濟成本和社會(hui) 成本,科學製定計劃,合理把握節奏,分類、分區穩妥推進。要充分尊重農(nong) 民意願,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經濟補償(chang) ,並留出一定過渡期,堅決(jue) 杜絕“簡單化”“一刀切”。

  落實落細工作,緊盯重點環節。一是嚴(yan) 控新增占用。以國土空間規劃作為(wei) 用地依據,逐步壓減城鎮開發邊界內(nei) 增量空間使用規模,嚴(yan) 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用途管製,嚴(yan) 控占用耕地的各類情形,確需占用的,要求按照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原則落實補充耕地。強化土地利用計劃管控,合理確定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總量,有效調控新增建設用地時序和節奏。優(you) 化建設項目選址,嚴(yan) 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切實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著力盤活存量。按照高質量發展和實施全麵節約戰略的要求,推動土地利用方式從(cong) 依賴新增向挖潛存量轉變,大力推動“用存量換增量”“用地下換地上”“用資金技術換空間”,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從(cong) 源頭上減少對耕地的占用。三是嚴(yan) 格督察執法。建立健全耕地保護“長牙齒”硬措施工作機製,以“零容忍”態度嚴(yan) 肅查處各類違法占用耕地行為(wei) 。紮實推進耕地占補平衡專(zhuan) 項整治,著力糾治占而不補、補而不實、弄虛作假等突出問題,規範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秩序。加強協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違法違規占用破壞耕地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

  堅持“以補定占”,強化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紮實推進占補平衡製度改革落地見效

  守牢耕地保護紅線,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嚴(yan) 控占用和補足補優(you) 是關(guan) 鍵。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明確,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將各類對耕地的占用統一納入占補平衡管理,堅持“以補定占”,目的就是嚴(yan) 控占用、嚴(yan) 格補充、嚴(yan) 守總量,通過調整管理方式、壓實各級責任、強化考核監管,實現省級行政單位年度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確保到2035年全國耕地總量不低於(yu) 18.65億(yi) 畝(mu) 。

  改革占補平衡管理方式。按照改革部署,調整完善占用耕地補償(chang) 製度,將以往非農(nong) 建設占用耕地落實占補平衡擴展到各類占用耕地均要落實占補平衡,由“小占補”變為(wei) “大占補”;統籌鹽堿地等未利用地、其他農(nong) 用地、低效閑置建設用地等各類非耕地作為(wei) 補充耕地來源,新增加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用於(yu) 落實補充耕地任務。堅持“以補定占”,在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前提下,以省域內(nei) 穩定利用耕地淨增加量作為(wei) 下年度補充耕地指標和允許占用耕地規模的上限。

  調整占補平衡落實機製。按照“國家管總量、省級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建立分級負責、職責明確、監管有力的占補平衡責任落實機製。嚴(yan) 格控製跨省域補充耕地規模,從(cong) 嚴(yan) 規範省域內(nei) 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將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統一納入省級管理平台,堅決(jue) 糾正和防範利益驅動下單純追求補充耕地指標、不顧立地條件強行補充的行為(wei) 。

  加強補充耕地補償(chang) 激勵。各類占用耕地的實施主體(ti) 應當按規定落實補充耕地責任。在實踐中,將補充耕地費用主要用於(yu) 耕地保護與(yu) 質量建設,調動相關(guan) 主體(ti) 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健全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製度。配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加強補充耕地質量管理,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辦法,嚴(yan) 格質量審核把關(guan) 。加強補充耕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後續培肥管護,持續熟化土壤、提升耕地質量、穩定耕地利用,防止退化撂荒。

  (作者為(wei) 自然資源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