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企業所需推動減負發展

發布時間:2023-10-10 14:51:00來源: 經濟日報

  稅費優(you) 惠政策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發揮著關(guan) 鍵性作用。延續、優(you) 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實體(ti) 經濟和中小微企業(ye) 發展,必將有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又省錢了!”中秋國慶假期前短短兩(liang) 三天,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聯合出手,發布了20餘(yu) 項延續、優(you) 化、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給廣大經營主體(ti) 送上減負政策“大禮包”。這是財政政策加大調控力度的又一進展,新政策給企業(ye) 發展和經濟恢複注入新動力。下一步,如何實現政策目標至關(guan) 重要。

  作為(wei) 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稅費優(you) 惠政策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發揮著關(guan) 鍵性作用。在此前已延續、優(you) 化、完善一批稅費優(you) 惠政策基礎上,這次最新發布的政策涉及主體(ti) 廣泛,包括金融機構、改製重組的企事業(ye) 單位、文化企業(ye) 單位、供熱企業(ye) 等,支持目標指向涉農(nong) 小額貸款、保障性住房、社會(hui) 保障、醫療服務等領域。一係列政策體(ti) 現出連續性、精準性,聚力減輕經營主體(ti) 負擔,既惠企業(ye) 又利民生。

  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提出明確要求。隨後,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等政策紛紛發力,打出加大調控力度的“組合拳”。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從(cong) 8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看,工業(ye) 和服務業(ye) 生產(chan) 加快,國內(nei) 需求繼續擴大,國民經濟延續恢複態勢。最新發布的9月份製造業(ye) PMI則連續4個(ge) 月回升,自4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此外,工業(ye) 生產(chan) 穩步回升,企業(ye) 單位成本下降、效益持續好轉,利潤恢複明顯加快。這些進展與(yu) 一係列宏觀政策落地生效密切相關(guan) 。就稅費優(you) 惠政策而言,無論是廣大企業(ye) 的直接感受,還是減稅規模、PMI、企業(ye) 利潤等統計數據,減負擔促發展效果明顯。

  同時,還要看到,在經濟恢複發展中,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尚麵臨(lin) 不少難題待解。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反映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原材料成本高和資金緊張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占比有所上升,製造業(ye) 恢複發展仍麵臨(lin) 一些困難。此外,工業(ye) 企業(ye) 利潤恢複雖明顯加快,但累計利潤降幅仍然較大。可見,宏觀政策積極效應雖已顯現,但仍不可鬆勁。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需要一係列政策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

  重視政策落地情況。政策既要看規定,更要看實效。稅費優(you) 惠政策“組合拳”較為(wei) 複雜,需要加大宣傳(chuan) 解讀力度,指導經營主體(ti) 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確保政策直達快享,提升企業(ye) 獲得感。同時,持續進行政策效應分析,客觀反映減稅降費成效,推動政策落實落細,切實提高政策效能。

  重視企業(ye) 所需所盼。目前,國內(nei) 經濟恢複麵臨(lin) 著市場需求不足、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等問題。市場不確定性強,變化、波動大,往往給經營主體(ti) 帶來新的問題和困難,需要有關(guan) 部門密切關(guan) 注企業(ye) 訴求和期盼,及時出台有針對性的舉(ju) 措。比如,今年實施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加計抵減、上調部分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新政策,順應了企業(ye) 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後勁的需求;對保障性住房實施稅費優(you) 惠政策,既可以擴大內(nei) 需,又利於(yu) 保障民生。

  重視做好政策儲(chu) 備。備豫不虞,為(wei) 國常道。在延續、優(you) 化、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時,除了繼續充分發揮原有政策作用,還有必要結合經濟財政運行情況以及市場、外部環境變化,前瞻性地做好政策儲(chu) 備研究,豐(feng) 富宏觀調控工具箱,更好幫助經營主體(ti) 增強發展動力,有效應對各類困難問題與(yu) 風險挑戰。

  企業(ye) 、市場有所呼,政策有所應。延續、優(you) 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ti) 經濟和中小微企業(ye) 發展,必將有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