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秋季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3-10-16 15:05:00來源: 工人日報

  春夏養(yang) 陽,秋冬養(yang) 陰,中醫學認為(wei) ,腎為(wei) 陰中之陰。秋季天氣轉涼,如何正確養(yang) 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沈存認為(wei) ,秋季是養(yang) 腎的大好時節,可以從(cong) 飲食、起居精神和運動3個(ge) 方麵進行調養(yang) 。

  在飲食方麵,曆來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通常從(cong) 立秋開始就進食溫補類食物,如牛羊肉。秋季燥邪易傷(shang) 陰,宜服用滋陰之品潤補,避免吃太多辛辣食物和過量飲酒,以防傷(shang) 陰。

  沈存表示,西芹炒百合、山藥炒木耳、鯽魚燉豆腐、桂圓板栗粥等都是很好的家常養(yang) 陰菜譜。此外,大豆、黑芝麻、荸薺、栗子、蘑菇、銀耳和甘蔗等食物能柔潤養(yang) 陰。在肉類方麵,宜選擇鴨、鵝和魚等“涼補”型肉類,具有滋陰養(yang) 血的功效。

  對於(yu) 腎陰虛患者,滋補有度有利於(yu) 身體(ti) 健康,但腎陽虛或氣虛表現為(wei) 容易水腫、五更泄和畏寒肢冷者,進食此類陰寒食物容易加重症狀。

  在起居精神方麵,《黃帝內(nei) 經》雲(yun)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yu) 雞俱興(xing) ;使誌安寧,以緩秋刑”。“這是說隨著秋季天氣轉涼,人應該早睡早起,培養(yang) 自己的樂(le) 觀情緒,保持神誌的安定寧靜,不要過度思慮,尤其不宜動怒。因為(wei) ‘怒則氣上’,損及肝腎陰精,導致陽亢化風,誘發眩暈、卒中等病。”沈存說。

  肝腎陰虛患者應尤其注意調攝情緒,可以培養(yang) 一些興(xing) 趣愛好,如書(shu) 畫、下棋、跳舞和賞花等來調節精神,從(cong) 而達到養(yang) 生的目的。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人體(ti) 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nei) 養(yang) 階段,因此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宜在室外選擇輕鬆和緩的慢運動,以有氧運動為(wei) 主,如爬山、慢跑、太極拳、步行等。步行時,可以用腳後跟先著地的方式大步走,這樣可以刺激“腎經”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不宜大汗出,中醫認為(wei) “汗者水也,腎之所主”,汗液為(wei) 陰精,過度出汗或者夜間盜汗也會(hui) 傷(shang) 腎,因此運動時應多喝水;不宜過晚運動,因晚上陽氣收斂內(nei) 藏,運動會(hui) 擾動陽氣,違反養(yang) 生原則。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