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總書記心中的萬裏長江圖
新華社南昌10月16日電 題:記者手記:總書(shu) 記心中的萬(wan) 裏長江圖
新華社記者林暉、黃玥
秋日長江,浩蕩遼闊。
站在江西九江岸邊放眼望去,隻見九江長江大橋橫跨大江南北,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麵貨輪穿梭、汽笛交響,“黃金水道”一派繁忙景象。
中秋、國慶假期後第一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位於(yu) 長江流域的江西省考察。第一站,就來到襟江帶湖的九江市,觀文脈傳(chuan) 承、察岸線治理、看生態環保。
“到長江邊上親(qin) 親(qin) 水吧!”綿綿細雨中,總書(shu) 記從(cong) 江邊步道沿台階一直走到離江水最近處,在波濤聲中佇(zhu) 立良久,眺望凝思。
萬(wan) 裏長江,始終牽動著總書(shu) 記的心。此次江西之行,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這也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四次就長江經濟帶發展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
為(wei) 何再看長江?
“長江經濟帶橫跨東(dong) 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國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jun) 。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特別是當今國際國內(nei) 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而重大的變化,進一步凸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總書(shu) 記的一席話,道出此行的重大意義(yi) 。
從(cong) 中國版圖看,漫長的東(dong) 部海岸線宛如一張蓄力已久的長弓,長江經濟帶就是那根蓄勢待發的銳箭。箭的強度和能量,對於(yu) 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至關(guan) 重要。這裏占有全國“半壁江山”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事關(guan) 全國發展大局的長江經濟帶,如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這幅壯闊的萬(wan) 裏長江圖,將如何呈現新的曆史榮光?
萬(wan) 裏長江圖,是保護與(yu) 發展的交響。
在九江,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調研。“看兩(liang) 個(ge) 方向,一個(ge) 是保護情況,一個(ge) 是發展情況。”
曾幾何時,以“化工圍江”為(wei) 典型代表的生態破壞問題,成為(wei) 長江之痛。2016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時就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ge) 時期,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長江經濟帶因長江而興(xing) 。把長江搞壞了,還有什麽(me) 長江經濟帶?”
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一方麵高度肯定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方麵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的長江隻能說是“大病初愈”,“不能抓一陣鬆一陣,稍有好轉又動起歪念頭。”
他以一份內(nei) 部材料反映的現象舉(ju) 例,當前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麵還存在三個(ge) “怪象”:綠色建材不綠色、環保工程不環保、生態放流不生態。
可以說,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處於(yu) 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
“長江經濟帶上的產(chan) 業(ye) 都要按照黨(dang) 中央要求,把長江保護好,把長江經濟帶發展好,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道路。”總書(shu) 記叮囑道。
不搞大開發,並非不發展。用總書(shu) 記的話說,“不搞大開發”是不要亂(luan) 開發、低水平開發、粗放開發、破壞性開發,而是走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生態財富轉化為(wei) 經濟財富的路徑必將越走越寬廣。
萬(wan) 裏長江圖,是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交匯。
景德鎮,窯火傳(chuan) 承千年。當年,能工巧匠們(men) 在這座小城燒製的精美瓷器,沿著昌江、鄱陽湖通江達海,“行於(yu) 九域,施及外洋”。今天,這裏的陶瓷從(cong) 業(ye) 者有10餘(yu) 萬(wan) 人,在土與(yu) 火之歌中保留曆史記憶和城市根脈。
踩泥、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畫坯、施釉、起釉……總書(shu) 記認真察看製瓷工藝,對陶瓷非遺傳(chuan) 承人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以及千年瓷韻中的文化傳(chuan) 承高度讚賞。
從(cong) 陶瓷文化,總書(shu) 記談起最近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談到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四大文明中,隻有中華文明沒有斷流。字還是過去那些字,人也一代代傳(chuan) 下來,還有很多的傳(chuan) 承,中國的基因在這裏。”
“老祖宗傳(chuan) 下來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們(men) 要繼續攥在手裏,與(yu) 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這是對景德鎮的囑托,也是對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的期許。
總書(shu) 記考察的南麓遺址,被景德鎮人稱作數百年前的製瓷“央企車間”。同一座城市裏,總書(shu) 記還調研了現代央企車間——昌河飛機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個(ge) 總裝車間。作為(wei) 我國航空裝備重鎮,昌飛依靠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打造出一架架翱翔長空的“大國重器”。
傳(chuan) 統文化的賡續傳(chuan) 承,現代科技的硬核突破,在這裏匯聚成亮麗(li) 的風景。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交匯中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長江經濟帶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萬(wan) 裏長江圖,是城市與(yu) 鄉(xiang) 村的交融。
粉牆黛瓦、翹角飛簷,流水淙淙、小橋人家。這是城裏人的鄉(xiang) 愁風景,還是農(nong) 村人的詩意棲居?
當總書(shu) 記來到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時,幾名正在寫(xie) 生的美術學院師生熱情地向總書(shu) 記問好。總書(shu) 記親(qin) 切地對大家說:“在這裏寫(xie) 生有啟發吧?選一角,畫出來就是藝術品。”
城與(yu) 鄉(xiang) 的“握手”,在此寫(xie) 下生動一章。近年來,村裏依托優(you) 美的人文景觀與(yu) 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旅遊、研學基地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指出:“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nong) 村4億(yi) 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nong) 村’,這不符合我們(men) 黨(dang) 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這樣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今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赴地方考察,都會(hui) 專(zhuan) 程到村子裏去看看。廣東(dong) 高州市柏橋村,黑龍江漠河市北極村、尚誌市龍王廟村,浙江義(yi) 烏(wu) 市李祖村……心心念念的,就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步伐。
正如總書(shu) 記所說,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石門自然村的街巷拐角處有一麵“笑臉牆”。一張張淳樸的笑臉上,寫(xie) 滿對家鄉(xiang) 煥新顏的歡喜,對未來新生活的憧憬。
總書(shu) 記望著“笑臉牆”,微笑著說:“什麽(me) 是幸福?幸福就是人們(men) 心情愉悅,開心生活。”
工農(nong) 互促、城鄉(xiang) 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畫卷徐徐鋪展。
江西之行,總書(shu) 記再次提到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
他以“條條大路通羅馬”打了個(ge) 比方:可能有的路是捷徑、有的路遠一點,但隻要堅持走,都會(hui) 走到底,就怕來回來去改路線,什麽(me) 時候能走到頭?
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萬(wan) 裏長江圖,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明的方向,起而行之、篤行不怠,一以貫之、久久為(wei) 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