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不該為高價彩禮“帶節奏”
“感覺媒人在‘帶節奏’,說一些誘導我父母的話。”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甘肅慶陽等地,因為(wei) 說媒酬勞根據雙方最終的彩禮來算,職業(ye) 媒人就在彩禮上動心思,煽動女方家庭哄抬價(jia) 碼、從(cong) 中抽成賺錢。
民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683.5萬(wan) 對,比上年下降10.6%。造成結婚人數下降有很多因素,其中的經濟因素不容忽視。一些地方盛行的高價(jia) 彩禮,更是抬高了婚姻成本,限製了不少年輕人的結婚意願。
此次報道也證實,一些職業(ye) 媒人為(wei) 賺取“謝媒禮”,慫恿女方家長索要大額彩禮及服裝購置費、上車費、改口費等,從(cong) 中抽成10%甚至更多。為(wei) 了拿到更多抽成,職業(ye) 媒人成了助推彩禮抬價(jia) 的“主謀”。
彩禮金額不斷“加碼”,表麵上讓女方家庭受益,其實對保障女性權利有害無益。在一些男方家庭眼裏,高價(jia) 彩禮是不得已而為(wei) 之的“消費”;而如果彩禮成為(wei) 主導婚姻的籌碼,也會(hui) 讓女性成為(wei) 被“物化”的對象。
而治理高價(jia) 彩禮,並非打壓傳(chuan) 統婚姻文化中的正常禮俗,而是涉及價(jia) 值觀、婚戀、家庭、生育等整體(ti) 社會(hui) 考量。現代媒人提供的是牽線搭橋的婚姻介紹服務,這種為(wei) 了獲得更多“抽成”不惜為(wei) 高價(jia) 彩禮推波助瀾的做法,既背離了婚介服務的目的,也不利於(yu) 家庭和睦、社會(hui) 和諧。
盡管目前法律對婚姻介紹人的酬金費用並無明確限製,但職業(ye) 媒人將其酬金與(yu) 彩禮掛鉤,恐怕已涉嫌違背提供服務的公平原則。對此,針對由民政部門審批登記、監督管理的婚介機構,地方可出台婚介服務規範及收費指導價(jia) ;對那些無注冊(ce) 、無登記的職業(ye) 媒人,則要及時納入規範管理中來。
說到底,作為(wei) 提供婚姻信息服務的一方,職業(ye) 媒人理應做健康婚俗習(xi) 慣的倡導者、推動者,而不是以高價(jia) 彩禮“綁架”婚姻雙方,把婚姻介紹視為(wei) “一錘子買(mai) 賣”。本質而言,也隻有提供更為(wei) 良性的婚姻介紹服務,才能讓現代媒人獲得更廣闊的職業(ye) 空間,受到社會(hui) 的認可與(yu) 信任。
□王鍾的(媒體(ti) 人)
(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