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間便是輕傷重傷之別 法醫講述於歡案“案中案”傷情鑒定
□ 本報記者 餘(yu) 東(dong) 明
□ 本報實習(xi) 生 張若琂
多年前,一起殺人案引爆全網,那就是發生在山東(dong) 聊城的於(yu) 歡刺殺辱母者一案。鮮為(wei) 人知的是,此案還有一起案中案。近日,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司鑒院”)法醫臨(lin) 床學研究室副主任法醫師陳捷敏向《法治日報》記者講述了這起案件。
2016年4月14日,山東(dong) 女企業(ye) 家蘇銀霞被人用暴力催債(zhai) ,其兒(er) 於(yu) 歡因見母被辱,便用水果刀刺傷(shang) 4人,致使其中一人當場死亡,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2020年11月18日,於(yu) 歡減刑出獄。
案發時於(yu) 歡不過是一個(ge) 22歲的小夥(huo) 子,一時的衝(chong) 動既給他人帶來傷(shang) 害,也讓其身陷囹圄。當時除一人死亡外,其實還有一人也幾近喪(sang) 生,此人名叫郭濤(化名),是催債(zhai) 人員中的一員。於(yu) 歡揮刀傷(shang) 人時,郭濤被刺中右胸,曾一度出現心搏驟停,後被搶救生還。
郭濤的傷(shang) 勢被當地某鑒定機構鑒定為(wei) 輕傷(shang) 二級。他提出異議,警方委托司鑒院再次對其傷(shang) 情進行鑒定。
陳捷敏是這個(ge) 案件的第一鑒定人,對於(yu) 這起案件,她印象非常深刻。“這個(ge) 案子的焦點就在於(yu) 對血氣胸致肺壓縮程度的計算,這是認定郭濤究竟是重傷(shang) 還是輕傷(shang) 的關(guan) 鍵所在。”陳捷敏告訴記者,對血氣胸及胸腔體(ti) 積的測量是為(wei) 了計算傷(shang) 者當時肺壓縮的程度,如果大於(yu) 70%就達到重傷(shang) 標準。
然而對於(yu) 肺壓縮程度的評估,很多鑒定機構都是采用肉眼查看CT片這種“估計”的方式,很難作出準確判斷。
2016年7月21日,警方帶著檢材——光盤刻錄的原始CT資料,以及傷(shang) 者郭濤來到司鑒院。
或許有人會(hui) 好奇:為(wei) 什麽(me) 要將CT圖片刻錄在光盤中?直接將片子帶來不是更加直觀嗎?其實不然。陳捷敏告訴記者,原始的CT圖像會(hui) 輸出數百張圖片,而醫院給的片子中隻有數十張圖片。“放到電腦裏麵,我們(men) 可以用專(zhuan) 業(ye) 的繪圖測算軟件,查看每一張圖片,把肺壓縮的部分摳出來,計算麵積,最後再將所有圖片累計測算出肺壓縮的體(ti) 積。”陳捷敏說。
一共490多張圖片,光看片子就花了一天多時間,從(cong) 早算到晚。“技術上不複雜,就是麻煩,得一遍一遍地算,以確保結果是可靠的。”陳捷敏說。
“既然CT影像可以準確計算肺壓縮體(ti) 積的話,傷(shang) 者來不來現場是不是沒什麽(me) 影響?”記者問。
“當然不是!不論我們(men) 的檢材是什麽(me) ,都是以人為(wei) 本的。”陳捷敏告訴記者,在鑒定的過程中,他們(men) 都會(hui) 要求鑒定對象來現場,為(wei) 他重拍CT片,看傷(shang) 勢恢複情況,同時要百分百確認檢材片子和現場片子同屬一個(ge) 人。
多年的從(cong) 業(ye) 經驗讓陳捷敏明白,在鑒定工作中,嚴(yan) 謹最重要。
經過測量,陳捷敏發現,郭濤肺壓縮的體(ti) 積可以精確到71%,剛好超出重傷(shang) 認定的標準線1%。“所以說精確非常重要,隻多了1%。”她感慨道。
不過這隻是對最主要的指標進行了確認,要認定其為(wei) 重傷(shang) ,還需要其他證據輔助。
陳捷敏仔細研究了郭濤的病曆,發現其被送往醫院後,曾發生過長達3分鍾的心搏驟停,情況非常危險。“當時好在及時搶救,試想如果驟停發生在醫療機構外,他很有可能就沒命了。”陳捷敏說。
此外,她還發現郭濤在受傷(shang) 以及隨後的治療過程中,失血量非常大,甚至出現了失血性休克的現象,綜合各項指標,她認定郭濤的傷(shang) 情為(wei) 重傷(shang) 。
最終,根據《人體(ti) 損傷(shang) 程度鑒定標準》,在當年的10月13日,陳捷敏作出鑒定報告:評定傷(shang) 者為(wei) 重傷(shang) 二級。
“正常來講,我們(men) 是30個(ge) 工作日就會(hui) 出鑒定結果的,但這個(ge) 案子從(cong) 一開始收到委托人寄來的材料到出具報告,我們(men) 差不多花了5個(ge) 月時間。”陳捷敏說。
“並不是因為(wei) 技術上有多困難,或是案情有多複雜。關(guan) 鍵還是為(wei) 了那1%,因為(wei) 毫厘之間天壤之別。”她說。
最終司法機關(guan) 采納了陳捷敏的鑒定意見,以重傷(shang) 標準對案件進行了處理。
對於(yu) 歡案,陳捷敏一直在關(guan) 注。她說:“媒體(ti) 的報道我都在看,整個(ge) 案件充斥著正義(yi) 與(yu) 邪惡的討論。”這讓記者非常好奇:“您的鑒定有沒有受到輿論影響,尤其是否因對某方當事人的同情或者理解,而影響了判斷?”
“不會(hui) !我是法醫,我要做的是還原真相,在這個(ge) 過程中,不能帶任何私人感情。”陳捷敏的回答很堅決(jue) 。(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