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健康研究報告發布 老年居民主觀幸福感整體良好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當前,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hui) 。昨天,在第八屆老年服務科學與(yu) 創新國際論壇上,《北京市老年健康研究報告》發布。報告顯示,本市70%的老年居民生活能力完全正常,老年居民主觀幸福感整體(ti) 狀況良好。報告同時顯示,容易懷舊的老年人在生活能力等方麵表現顯著較好。
為(wei) 了解本市老年居民的健康狀況,201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啟動了相關(guan) 項目研究,對16區的2400名60歲以上老年居民展開了調查。北科院智慧養(yang) 老研究所副研究員邢新主介紹,報告從(cong)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認知功能和社會(hui) 功能4大維度開展測評,每個(ge) 維度又細分為(wei) 多個(ge) 子維度。
“你幸福嗎?”麵對這個(ge) 問題,問卷數據顯示,本市老年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整體(ti) 狀況良好,且女性老年居民的主觀幸福感得分更高。主觀幸福感指數的高低,主要受到社會(hui) 經濟特征和社會(hui) 支持特征的影響。
報告發現,年齡是影響老年居民身體(ti) 、心理及社會(hui) 功能等方麵的重要因素,女性老年居民在個(ge) 體(ti) 生活能力、主觀幸福感、客觀認知功能及社會(hui) 功能等方麵均顯著優(you) 於(yu) 男性。報告認為(wei) ,這提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鼓勵男性老年居民和高齡老年居民積極參與(yu) 社區活動。
已婚老年居民在生理、主觀幸福感、主客觀認知功能等社會(hui) 功能方麵明顯更加健康,且子女數量與(yu) 老年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密切相關(guan) 。“對未婚、喪(sang) 偶的老年居民,以及無子女老年居民,需要給予重點關(guan) 注和幫扶。而多子女老年居民可能在麵對家庭中的各種問題時,產(chan) 生焦慮或抑鬱。”邢新主建議,社區可以定期聘請專(zhuan) 業(ye) 人員開展心理疏解活動,改善老年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趣的是,報告數據顯示,容易懷舊的老年人在生活能力、體(ti) 適能及客觀認知功能方麵,表現顯著較好。“懷舊療法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消除或減輕老年人的抑鬱症狀,還能幫助老年人應對危機和生活變故。”邢新主說,鼓勵老年人適度懷舊,能讓他們(men) 更好地保持身體(ti) 機能和認知能力。
《北京日報》2023年10月25日第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