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元特別國債增發 釋放了什麽信號?
■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zhai) 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jue) 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zhai) 1萬(wan) 億(yi) 元。此次增發的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yi) 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yi) 元。
■ 有投資人士認為(wei) ,這次上杠杆的直接價(jia) 值在於(yu) 提振信心,而信心和合理預期是投資的基礎。
■ 有專(zhuan) 家告訴紅星資本局,當下發行特別國債(zhai) 是明年政策前置的一個(ge) 重要動作,彰顯了力保明年經濟平穩的態度和決(jue) 心。
■ 為(wei) 何選擇在第四季度發行特別國債(zhai) ?今年的特別國債(zhai) 與(yu) 此前發行的又有什麽(me) 區別?對市場有何影響?
萬(wan) 億(yi) 國債(zhai) 四季度發行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安排給地方
據新華社消息,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zhai) 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jue) 議。該決(jue) 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zhai) 10000億(yi) 元,增發的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ti) 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10月25日,國新辦召開了關(guan) 於(yu) 增加發行國債(zhai) 的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會(hui) 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對資金規模和資金投向做了明確解釋。
關(guan) 於(yu) 資金規模,今年四季度增加發行2023年國債(zhai) 1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特別國債(zhai) 管理。按此測算,2023年全國財政赤字由3.88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4.88萬(wan) 億(yi) 元,中央財政赤字由3.16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4.16萬(wan) 億(yi) 元,預計財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關(guan) 於(yu) 預算安排,朱忠明解釋,為(wei) 了緩解地方在災後恢複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方麵的財政支出壓力,此次增發的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根據有關(guan) 工作進展和項目儲(chu) 備等情況安排使用。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表示,此次我國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對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liang) 點。第一,增發國債(zhai) 有利於(yu) 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利多A股市場。考慮到資金將重點用於(yu) 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工程等領域,預計對基建股的提振作用較大。第二,在資金重點用於(yu) 基建領域的背景下,黑色係價(jia) 格有望得到提振,但是考慮到我國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依舊承壓,且從(cong) 曆史走勢上看,相比基建投資增速,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對螺紋鋼等黑色係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影響更大,疊加考慮美聯儲(chu) 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依舊位於(yu) 曆史高位,施壓大宗商品價(jia) 格,因此,預計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對黑色係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提振力度有限。
這次特別國債(zhai) 計入赤字 赤字率或提升至3.8%
過去,我國共新發了三次特別國債(zhai) ,分別是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其中,2007年發行的部分特別國債(zhai) 在2017年到期後開展了6964億(yi) 元續發行。
和之前特別國債(zhai) 不計入赤字不同,這次特別國債(zhai) 計入了赤字,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feng) 建林表示,這體(ti) 現了務實理性的態度,“事實上,特別國債(zhai) 也是債(zhai) 務,應當納入赤字。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也是債(zhai) 務,也應該計入赤字。”計入赤字後,財政部表示赤字率上調到“3.8%左右”。馮(feng) 建林表示,這個(ge) 上調是等比例上調,表明對全年GDP名義(yi) 值的預計和年初的預計一致、保持不變,還是約129萬(wan) 億(yi) 元。
馮(feng) 建林指出,四季度財政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會(hui) 相當大。從(cong) 財政運行的角度看,1-9月,財政支出增速3.9%,已經完成年初預算的71.9%。
“原本完成全年預算,四季度財政支出增速可以達到10%。現在又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將計入今年的財政支出,因此,四季度財政支出增速將達到24.2%。如果從(cong) 特別國債(zhai) 今年實際使用5000億(yi) 元的角度計算,四季度實際財政支出增速將達到17.1%。因此,四季度財政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會(hui) 相當大。”由於(yu) 新增5000億(yi) 元支出見效需要一個(ge) 過程,馮(feng) 建林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在5.1%-5.4%,全年GDP增長5.2%左右。
他指出,接下來財政政策的潛在空間在提高使用效率。
馮(feng) 建林表示,當下,建設型財政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率不高。未來,財政赤字對經濟增長的支持效率亟待提高,財政體(ti) 製改革需要加快推進,重點是從(cong) 建設型財政轉向公共財政,要減少上項目的支出,讓財政支出和赤字更多支持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公共服務、居民就業(ye) 、消費、技術進步、產(chan) 業(ye) 升級等。
重點解答
1萬(wan) 億(yi) 用在哪兒(er) ?
這一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將用在什麽(me) 地方?朱忠明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澇、台風等災害,部分地區受災嚴(yan) 重、損失較大,地方災後恢複重建任務比較重。與(yu) 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各類極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對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述提到的資金投向,具體(ti) 來看:
第一,用於(yu) 災後恢複重建,支持以京津冀為(wei) 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後恢複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災區基本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恢複到災前的水平。
第二,是以海河、鬆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區為(wei) 重點的骨幹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幹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調防洪影響處理、大中型水庫建設以及蓄滯洪區圍堤建設,加快完善防洪工程體(ti) 係。
第三,是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實施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災防範工程和基層防災工程,加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ti) 係,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第四,是其他重點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溝治理和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水文基礎設施,小型水庫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安全監測,海堤治理,整體(ti) 提升水旱災害的防禦能力。
第五,是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支持灌區建設改造修複、東(dong) 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丹江口水庫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
第六,是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支持構建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ti) 係,推動係統解決(jue) 城市內(nei) 澇問題。
第七,是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工程。支持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災害防治從(cong) 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第八,是用於(yu) 東(dong) 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優(you) 先支持東(dong) 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
為(wei) 什麽(me) 這個(ge) 時候發行?
從(cong) 宏觀角度看,8月、9月經濟持續恢複,三季度經濟保持較好走勢,目前對經濟走勢作出了積極的判斷,並預計四季度經濟繼續恢複,可以完成全年目標。
在當前經濟形勢平穩的情況下,為(wei) 什麽(me) 現在要發1萬(wan) 億(yi) 元的特別國債(zhai) ?“我們(men) 認為(wei) ,這次特別國債(zhai) 發行的主要目標不是保今年的經濟增長,而是著眼於(yu) 穩定明年經濟開局。”馮(feng) 建林在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表示。
馮(feng) 建林認為(wei) ,明年一季度挑戰略大,經濟同比增速可能低於(yu) 今年四季度,此時發出特別國債(zhai) ,更多是為(wei) 了明年開局。“所以,從(cong) 跨周期和跨年度調節的角度出發,在今年四季度安排發行1萬(wan) 億(yi) 元特別國債(zhai) ,這些資金在今年末和明年初使用和發力,可以確保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相對平穩。”
馮(feng) 建林認為(wei) ,總體(ti) 看,發行特別國債(zhai) 是明年政策前置的一個(ge) 重要動作,彰顯了力保明年經濟平穩的態度和決(jue) 心,“我們(men) 認為(wei) ,為(wei) 保經濟增長,明年,在支持房地產(chan) 、支持製造業(ye) 投資、支持基建投資等方麵,國家還可以推出較多措施。”
從(cong) 技術層麵看,11月和12月要發行這1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顯然會(hui) 增加流動性壓力,“我們(men) 預計近期央行將降準予以配合。由於(yu) 央行不能從(cong) 一級市場購入國債(zhai) ,預計央行有可能在二級市場購進一些特別國債(zhai)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