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殼“生金” 吉林梨樹繪就“禽經濟”新圖景
中新網四平10月26日電 (呂盛楠 張沫涵)運轉著的流水線上站滿了圓滾滾的金黃色雞雛,它們(men) 陸續被挑揀員選中,歸類為(wei) “健雛”,最後被打包運送至養(yang) 殖場。
記者26日從(cong)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最大的禽孵化中心——四平耘墾種禽孵化中心獲悉,這裏每天能挑選出20萬(wan) 隻健康的雞雛。
在梨樹縣,禽產(chan) 業(ye) 正在快速發展。據官方數據,截至今年9月末,當地禽飼養(yang) 量達到2329.5萬(wan) 隻,同比增長7.7%。其中,肉雞飼養(yang) 量為(wei) 1459.7萬(wan) 隻,蛋雞飼養(yang) 量為(wei) 411.5萬(wan) 隻。全縣肉雞規模化養(yang) 殖場11家,蛋雞規模化養(yang) 殖場59家。
在四平耘墾種禽孵化中心記者看到,設備完全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操作。該孵化中心負責人李洪雪介紹,這裏擁有全自動的選蛋係統、照蛋係統和免疫落雛係統等現代化孵化設備,年出孵量可達6800萬(wan) 羽。“目前,孵化中心的年產(chan) 值在3億(yi) 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當日出孵的雞雛,必須在下午2點之前完成揀選。李洪雪說,質量檢測是雞雛出孵前最重要的一項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參與(yu) 作業(ye) 。
“‘健雛’的羽毛呈金黃色。質檢合格的雞雛,臍部沒有任何出血點,沒有結痂。”李洪雪說,“健雛”的身體(ti) 不能有任何缺陷。
據梨樹縣官方介紹,當地正在建立肉雞生態養(yang) 殖體(ti) 係,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模式樣板,輻射帶動生態健康養(yang) 殖技術模式廣泛應用,保障肉雞產(chan) 品質量安全。
同時,當地還將利用現有農(nong) 業(ye) 資源和飼料資源,推進農(nong) 牧循環,種養(yang) 結合,推廣糞汙資源化利用技術,打造綠色飼料生產(chan) 基地和農(nong) 業(ye) 觀光產(chan) 業(ye) 園。目前,梨樹縣很多村落的村民都加入到了禽產(chan) 業(ye) 鏈的工作中,實現了增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