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戶外運動激發產業發展潛力

發布時間:2023-11-01 15:02:00來源: 經濟日報

  在山地或荒野中徒步,鍛煉耐力和意誌力;在湖泊或海洋上揚帆,感受風吹來的方向;從(cong) 山腳溯源溪流,直至登上高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寧靜……隨著人們(men) 對健康、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向往,戶外運動正被不同年齡段的人們(men) 所推崇,我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迎來蓬勃發展。

  戶外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

  戶外運動是以自然環境為(wei) 載體(ti) ,以競技、健身、休閑等為(wei) 主要形式的體(ti) 育活動,是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現代意義(yi) 的戶外運動興(xing) 盛於(yu) 19世紀的西方,登山活動在歐美迅速風靡。到20世紀,露營、徒步騎行等休閑類型的戶外運動開始流行,人們(men) 可以遠離城市,融入大自然。

  戶外運動的流行,是經濟發展、健康意識提高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戶外運動起步較晚。在解決(jue) 了溫飽問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後,國人開始越來越關(guan) 注休閑、健康的生活方式。”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近年來,更多的人意識到運動是良醫,更加重視戶外運動對於(yu) 強健身體(ti) 、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戶外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

  戶外運動帶來的挑戰性和刺激性,讓人們(men) 擁抱自然、獲得健康、挑戰自我以及帶來身心的雙重滿足,讓越來越多的人迷戀。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戶外運動參與(yu) 人數超過4億(yi) 人次。“參與(yu) 戶外運動不僅(jin) 是提高體(ti) 能的一種方式,更是與(yu) 大自然互動的一個(ge) 過程,激發對未知的挑戰和探索,更深層的是感受到對大自然的尊重、對當下生活的珍視。”帆板世界冠軍(jun) 陳佩娜說。

  10月27日至29日,由中華全國體(ti) 育總會(hui) 和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大會(hui) 在雲(yun) 南省大理州舉(ju) 行,大會(hui) 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至2023年,冰雪、路跑、騎行、越野、露營等戶外運動呈爆發式增長,多個(ge) 領域已恢複至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據攜程網數據,今年上半年,與(yu) 戶外運動相關(guan) 的訂單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79%。“2022年度戶外運動參與(yu) 群體(ti) 中,‘90後’占比達到36.1%,成為(wei) 最大消費群體(ti) ,‘80後’占比32.5%。同時,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男性主導戶外運動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女性參與(yu) 度熱情高漲,2022年度女性參與(yu) 者占比為(wei) 59.9%,男性占比為(wei) 40.1%。”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介紹。

  賽事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

  大眾(zhong) 化、全齡化、輕量化的特點,使得戶外運動發展更加多元。無論是露營、滑雪、徒步、槳板、登山、攀岩、騎行等傳(chuan) 統項目,還是飛盤、陸衝(chong) 、匹克球、city walk等年輕群體(ti) 追逐的“新城市運動”潮流代表,多樣的戶外運動從(cong) 小眾(zhong) 逐步“出圈”過程中,賽事打造至關(guan) 重要。

  沈陽賽艇運動就是一個(ge) 實例。沈陽市體(ti) 育事業(ye) 發展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於(yu) 秀介紹,沈陽渾河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水域環境極佳。2018年,首屆沈陽賽艇公開賽在渾河舉(ju) 辦,沈陽不斷升級這一品牌賽事,並通過教育落地發展,加速體(ti) 育產(chan) 業(ye) 與(yu) 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目前,沈陽市有30餘(yu) 所中小學全麵普及賽艇課,賽艇注冊(ce) 會(hui) 員破千人,擁有60餘(yu) 支青少年隊伍、20餘(yu) 支本地企業(ye) 隊伍。濃鬱的體(ti) 育氛圍催生了運動培訓、休閑文化、特色體(ti) 驗、文化旅遊、賽事經濟等業(ye) 態繁盛。

  另一個(ge) 持續20年的品牌賽事——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也是賽事帶動戶外運動的生動案例。青海省體(ti) 育局副局長楊海寧介紹,2002年首屆環湖賽事舉(ju) 辦後,20年來青海不斷策劃延伸發展,還舉(ju) 辦環青海湖大學生公路自行車賽、環青海湖殘疾人公路自行車賽、環湖賽線上賽,不斷將這一賽事打造成有國際影響、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戶外運動賽事,取得了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保護、城市宣傳(chuan) 的綜合效益。

  楊雪鶇表示,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鏈長、輻射麵廣,能直接拉動裝備研發製造、旅遊康養(yang) 、教育培訓等多行業(ye) 的消費增長。中國紡織品商業(ye) 協會(hui) 戶外用品分會(hui) 統計,2022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ye) 市場規模1971億(yi) 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2400億(yi) 元。據中國聯通數據,61個(ge) 國家體(ti) 育旅遊示範基地,今年上半年遊客規模幾乎達到去年全年規模,平均每個(ge) 基地接待遊客達50萬(wan) 人次。

  戶外運動的活躍也帶來相關(guan) 企業(ye) 數量明顯增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戶外運動相關(guan) 企業(ye) 達20.4萬(wan) 家,與(yu) 2021年底相比,增長超過20%。

  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

  作為(wei) 首屆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大會(hui) 的舉(ju) 辦地,雲(yun) 南自然優(you) 勢得天獨厚:地形地貌獨特,擁有從(cong) 高原到河穀的立體(ti) 氣候和海拔,從(cong) 而形成水、陸、空、山、雪、冰等豐(feng) 富的戶外運動資源,受到各地體(ti) 育愛好者的青睞,已經成為(wei) 我國戶外運動率先探索發展的地區。此次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大會(hui) 發布的40條“2023中國戶外運動精品線路/目的地”,其中雲(yun) 南有5條線路入選,居全國首位。

  “雲(yun) 南統籌各方資源,建成步道、登山道、騎行道等各類健身步道6157公裏,各類場地設施可及性、便利性持續提升,目前雲(yun) 南體(ti) 育旅遊總收入約占體(ti) 育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總規模的65%以上。”雲(yun) 南省體(ti) 育局局長楊中華說。

  洱海碧波萬(wan) 頃,30支船隊在風浪中馳騁競賽,釋放戶外運動魅力。10月27日,2023中國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大會(hui) ·中國萬(wan) 水千帆賽在大理洱海正式啟幕。作為(wei) 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hui) 全新打造的特色賽事,賽事將帆船運動與(yu) 大理的蒼山洱海相結合,打造“帆船賽事+體(ti) 育旅遊+傳(chuan) 統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的模式。

  “以往是在海上訓練和比賽,在洱海比賽是第一次。這裏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非常適合戶外運動,希望帆船運動在大理生根發芽。”來自江蘇的參賽選手陳敏婷第一次到大理,對當地優(you) 秀的比賽環境讚賞有加。

  不僅(jin) 是雲(yun) 南,隨著政策保障逐步健全、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消費潛力不斷激活,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巨大。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國家體(ti) 育總局、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印發的《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總規模達到3萬(wan) 億(yi) 元。多部門將合力建設更加齊全實用的設施,構建更高水平的戶外運動公共服務體(ti) 係,力爭(zheng) 實現行業(ye) 的規模化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戶外運動打造成為(wei) 全民健身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與(yu) 幸福感。

  曹 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