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5G-A:支撐新體驗新聯接新業務

發布時間:2023-11-01 15:05:00來源: 科技日報

  網絡能力比5G提升10倍

  5G-A:支撐新體(ti) 驗新聯接新業(ye) 務

  ◎本報記者 劉 豔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yun) 明日前在2023年中國5G發展大會(hui) 上表示,以5G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融入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各環節,已成為(wei) 數據資源暢通循環的關(guan) 鍵支撐,引領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要前瞻布局5G-A技術研究、標準研製和產(chan) 品研發。

  5G產(chan) 業(ye) 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瞄準5G發展新階段,行業(ye) 正全力推進5G-A(5G-Advanced,即5.5G)技術走向商用落地。

  5G-A應用將迎來爆發期

  “5G全球發展步伐加快,我們(men) 正處於(yu) 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新之中。”全球移動通信係統協會(hui) (GSMA)總幹事葛瑞德表示,以連接為(wei) 中心,5G為(wei) 全行業(ye) 帶來無限商機,也為(wei) 跨行業(ye) 夥(huo) 伴的合作及相互協作創造了新機會(hui) 。相比4G,5G幫助移動通信網絡擴展到了行業(ye) 市場,使其在礦山、港口、製造等領域得到了規模化應用。

  隨著5G大規模商用,全球開啟了5G下一階段演進技術的研究和探索。2021年4月,第三代合作夥(huo) 伴項目計劃(3GPP)確定5G-A為(wei) 5G下一階段演進官方名稱。

  在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過程中,2.5G、3.5G、4.5G等半代技術的分水嶺作用備受關(guan) 注。從(cong) 以往的發展看,每一個(ge) 半代技術相比上一代在速率上都有約10倍提升,每一次速率的躍升都直接推動了產(chan) 業(ye) 升級。

  在IMT-2020(5G)推進組的組織下,華為(wei) 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與(yu) 此同時,華為(wei) 聯合全球30多家運營商已完成5G-A創新技術驗證。

  麵向5G-A網絡演進需求,國內(nei) 各大運營商動作頻頻。中國移動宣布將開展通感一體(ti) 、無源物聯等5G-A技術試點,同時也將前瞻研發6G,推進5G-A技術產(chan) 業(ye) 成熟和應用創新。自2021年起,中國聯通聯合長城精工、華為(wei) 等企業(ye) 探索基於(yu) 5G-A URLLC(超可靠低時延)的創新技術,並於(yu) 2022年成功建成首條5G-A汽車焊裝柔性試製產(chan) 線,首次將5G技術應用在工業(ye) 控製核心生產(chan) 環節。中國電信在超級頻率聚變、動態幀共享、中低頻段共建共享等方麵牽頭30餘(yu) 項3GPP國際標準,形成600餘(yu) 項專(zhuan) 利,5G-A動態幀共享在亞(ya) 運場館全球首次應用。

  在以“將5G-A帶入現實”為(wei) 主題的2023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wei) 無線網絡產(chan) 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甘斌表示,5G-A帶來了管道能力時延、帶寬、確定性三個(ge) 能力的明顯提升。從(cong) 標準到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應用到產(chan) 品、從(cong) 網絡驗證到部署意願,5G-A均已準備就緒,2024年將迎來5G-A商用元年。隨著產(chan) 業(ye) 鏈的逐步跟進,未來兩(liang) 年將是5G-A應用的集中爆發期。

  進一步挖掘釋放5G潛能

  5G在網絡部署及用戶發展、消費者業(ye) 務和行業(ye) 應用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果,為(wei) 什麽(me) 還要發展5G-A?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主要有以下3個(ge) 方麵原因。

  其一,當前大熱的VR/AR和車聯網等業(ye) 務需要高帶寬、低時延,5G在上述方麵的支撐能力仍有不足。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5G-A負重而生。

  其二,我國“物超人”態勢顯著,未來行業(ye) 應用與(yu) 智慧城市的需求將加快物聯網的發展,輕量級、高密度、寬覆蓋、低成本、長壽命將成為(wei) 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趨勢,5G-A將會(hui) 在輕量化(RedCap)和無源物聯網等方麵發力,提升5G的價(jia) 值。

  其三,5G在發展之初雖然提出麵向工業(ye) 應用,但麵向消費應用的思路主導了其係統架構設計。現在來看,5G還不能完全滿足工業(ye) 應用對大上行帶寬、確定性時延、高可靠與(yu) 精定位等能力的要求,這是5G-A的市場機會(hui) ,也是5G-A麵臨(lin) 的挑戰。

  鄔賀銓說:“5G與(yu) 4G尚未拉開差距,在一般的消費應用場景下,用戶體(ti) 驗不出5G的優(you) 勢,市場上有一些需要5G特點支持的應用,但5G網絡能力又顯不足。5G-A因此應運而生,它帶來的是性能上的數量級提升,帶來的是萬(wan) 兆體(ti) 驗、千億(yi) 連接。”

  鄔賀銓強調,5G-A不是6G,它在網絡體(ti) 係架構上和5G一樣,更多的是通過射頻等技術挖掘5G潛力。針對5G商用發現的問題,業(ye) 界應麵向工業(ye) 和VR/AR應用,進一步開發和釋放5G的潛能,為(wei) 6G探路。

  作為(wei) 5G的演進和增強,5G-A的網絡能力可實現10倍提升,能有效支撐5G應用規模增長和數字化創新發展。作為(wei) 5G通向6G的必由之路,5G-A將對部分6G關(guan) 鍵技術進行提前驗證,為(wei) 6G標準製定和技術落地積累寶貴經驗。在中信科移動首席科學家王映民看來,5G-A成功商用的關(guan) 鍵在於(yu) 解決(jue) 成本、業(ye) 務拓展和網絡複雜性這三個(ge) 痛點。

  “5G-A是5G向6G演進的關(guan) 鍵階段,2023年是5G-A國際標準製定的關(guan) 鍵之年。”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hui) 理事長聞庫建議,應以5G-A新能力牽引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以跨界融合釋放5G-A價(jia) 值,以開放合作共建5G-A創新生態。

  落地場景更加廣闊

  在2023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來自多個(ge) 國家的運營商在談到5G未來發展時,都將5G-A看作未來的關(guan) 鍵。“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的需求層出不窮,移動網絡能力也需要不斷升級。”華為(wei) 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明確表示,華為(wei) “正努力將5G-A帶進現實。在最大化發揮現有投資價(jia) 值的同時,為(wei) 未來做好準備。”

  此前,5G-A已在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上大顯身手,浙江移動聯合華為(wei) 等公司在杭州觀瀾路上建成全球首條5G-A萬(wan) 兆網絡示範路線,讓這條著名的杭州景觀帶率先實現萬(wan) 兆精品網絡的部署,路上的無線網絡峰值速率超過10Gbps,移動狀態下速率超過5Gbps。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及其他產(chan) 業(ye) 合作夥(huo) 伴完成麵向雲(yun) XR(拓展現實)及裸眼3D等亞(ya) 運高清沉浸業(ye) 務的5G-A新技術應用,通過5G-A網絡基於(yu) 業(ye) 務智能感知的大帶寬低時延保障能力,打造豐(feng) 富、流暢、逼真的3D沉浸式亞(ya) 運賽事觀看新體(ti) 驗。這是5G-A新技術首次實現麵向亞(ya) 運VR(虛擬現實)業(ye) 務的實際應用。

  “裸眼3D、XR、雲(yun) 手機等應用被視為(wei) 5G-A的典型應用場景。”華為(wei) 無線網絡產(chan) 品線總裁曹明在發布全球首個(ge) 全係列5G-A產(chan) 品解決(jue) 方案時表示,5G-A將加速人、家、物、行業(ye) 、車五大聯接的升級,支撐新體(ti) 驗、新聯接、新業(ye) 務的發展。

  據了解,通過引入通感一體(ti) 、無源物聯、內(nei) 生智能等全新的革命性技術,5G-A能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製造等場景,孵化更多商業(ye) 機會(hui) 。比如,5G-A支持XR Pro、全息、3D視頻等消費級交互式應用,可帶來更加沉浸的虛擬世界交互體(ti) 驗。同時,5G-A具備更強的連接能力,通過RedCap、無源物聯等技術有望實現千億(yi) 級物聯網連接。具備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和超大規模連接能力的5G-AC-v2x可實現車路協同、智能駕駛,5G-AtoB將從(cong) 生產(chan) 輔助進入工業(ye) 生產(chan) 核心環節,實現萬(wan) 物智聯。同時,5G-A的典型應用還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這類應用對連接密度要求較高。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