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預期 促發展|向海而興 深圳啟動藍色經濟“引擎”
強信心 穩預期 促發展|向海而興(xing) 深圳啟動藍色經濟“引擎”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央廣網深圳11月2日消息(記者 官文清)依海而生、向海而興(xing) 。在“千麵城市”的深圳中,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這一麵,卻少有人聽聞。目前,深圳坐擁1145平方公裏海域麵積、260.5公裏海岸線,那一片片蔚藍,早已不隻是自然地理形態,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ti) 。
作為(wei) 廣東(dong) “雙子星”城市之一的深圳,去年以來相繼出台了《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市培育發展海洋產(chan) 業(ye) 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和《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3-2035年)》等政策,啟動藍色經濟發展新“引擎”,推動深圳加快建設具有競爭(zheng) 力、創新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奮力譜寫(xie) 海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央廣網記者跟隨“向海圖強看廣東(dong) ”調研團,來到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和深圳蛇口郵輪碼頭,看深圳如何為(wei) 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藍色”。
掘金航運打造藍色經濟“金字招牌”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依托。根據廣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今年發布的《廣東(dong) 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3)》報告,廣東(dong) 海洋經濟總量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海洋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中,深圳2022年全市海洋生產(chan) 總值突破3000億(yi) 元,同比增長3.9%,占GDP比重9.7%,涉海企業(ye) 增加至近3萬(wan) 家,涉海上市企業(ye) 達49家,海洋經濟總量初具規模。而在深圳的涉海企業(ye) 中,交通運輸業(ye) 占比最高。
貨車往來,吊臂起落。在鹽田港遠眺,一艘艘遠洋貨輪集聚在錨地,等待引航進港;臨(lin) 近的港區堆場內(nei) ,滿載著“灣區製造”的數萬(wan) 個(ge) 集裝箱靜候出海。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鹽田國際)是全球最大單體(ti) 集裝箱碼頭,具有突出的深水良港天然優(you) 勢,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唯一近18米深、475米寬,常年不凍不淤,可實現20萬(wan) 噸級船舶全天候、雙向通航的天然航道。此外,鹽田國際擁有20個(ge) 大型集裝箱深水泊位,能安全高效地為(wei) 多艘國際班輪同時處理進出口及中轉貨物。
據介紹,作為(wei) 全球供應鏈的一個(ge) 重要節點,鹽田港區承擔著廣東(dong) 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量、全國對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貨量。目前鹽田國際每周提供近百條通達全球的航線,覆蓋眾(zhong) 多海外目的港,今年以來,鹽田國際已先後迎來了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標箱級別集裝箱船舶首航,其數量居華南之冠。今年4月,在22天的時間內(nei) ,有4條超大型船舶首航鹽田國際,先後3次打破鹽田國際最大集裝箱船的靠泊紀錄。
同樣繁忙的場景還在深圳市各大港口上演,眾(zhong) 多堆放在港口內(nei) 的集裝箱已長成一片片密集的森林,來回穿梭的貨輪在海麵上畫出道道絢麗(li) 筆觸,這些都編製成了深圳海濱一道獨特風景線。
根據《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3-2035年)》相關(guan) 政策,深圳將提高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供給水平,加強多港區協同一體(ti) 化發展,推動深圳港從(cong) 單一型港口向“貿易、能源、旅遊”綜合性強港轉型升級,建設世界一流的超大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同時,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LNG樞紐港、滾裝運輸核心港、國際中轉集拚港等功能,提升航運高端資源配置功能,將深圳港打造成為(wei) 全球供應鏈核心。
如今,發達的航運業(ye) 已成為(wei) 深圳海洋經濟的一張“金字招牌”,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全球排名第四,2022年達到3003.56萬(wan) 標箱,深圳也已成為(wei) 全球第四個(ge) 、華南首個(ge) 具備LNG加注服務能力的樞紐港。
海洋“秀場”成藍色經濟新名片
為(wei) 彰顯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激活海洋文化要素及文化場所,深圳正步履不停引入國際高端文旅項目、高端海洋文化和體(ti) 育賽事,營造繽紛多彩的海洋生活,推動海洋文明意識提升和海洋文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
如果遊客來到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附近,將有機會(hui) 看到影視劇中常見的豪華郵輪。據介紹,2021年10月1日,我國第一艘懸掛五星紅旗的豪華郵輪“招商伊敦號”在深圳正式首航,深圳郵輪經濟再次升級,進入港船聯動的全新發展階段。
截至2021年底,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共接待郵輪靠泊286艘次,服務郵輪遊客超過100萬(wan) 人次。2023年3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國際郵輪運輸有序試點複航方案》,將上海和深圳定為(wei) 有序推進國際郵輪運輸試點複航的試點城市。目前,“招商伊敦號”已開通赴日本等地的境外航線。
除了郵輪項目外,招商局集團與(yu) 深圳市政府聯合打造“海上看灣區”項目,成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文旅特色品牌。該項目已先後開展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前海灣、環桂山島等灣區海上遊航線,並不斷推出各類“海洋文旅+”的主題航次。
據統計,2017年9月29日至2023年6月,“海上看灣區”項目共開航6786艘次,接待旅客91.4萬(wan) 人次。其中,高端微遊輪自2020年8月26日投入運營以來,累計開航4565艘次,接待旅客82.7萬(wan) 人次。經過將近五年時間的培育,“海上看灣區”項目已逐漸成為(wei) 深圳濱海文旅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必遊的文旅打卡景點。
海洋文體(ti) 旅遊無疑是弘揚海洋文化的最佳“舞台”,隨著對海洋經濟的重視和扶持,以及人們(men) 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深圳海洋運動、海洋旅遊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每逢周末,如今的大小梅沙、海上田園、海上世界等海洋主題景區,以及東(dong) 部鹽田濱海棧道,西部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等適合休閑慢行的濱海棧道,成為(wei) 了深圳新的網紅打卡點。以梅沙京基洲際、佳兆業(ye) 萬(wan) 豪、桔釣沙萊華等為(wei) 代表的國際化、高品質濱海旅遊酒店,以及較場尾、大鵬等地的親(qin) 海民宿群規模日益龐大,讓眾(zhong) 多市民遊客有了逃離城市喧囂的好去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