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17%電子門鎖不合格,何談守護家的安全

發布時間:2023-11-07 11:06:00來源: 新京報

  ■ 視點

  據報道,隨著智能化生活方式的普及,電子門鎖走進千家萬(wan) 戶,用戶省去了“出門必須帶鑰匙”的麻煩。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全國各地因電子門鎖故障引發的消費者被困案例屢見不鮮。國家監督抽查顯示,17.1%的電子門鎖質量不合格。

  電子門鎖是一種采用密碼、指紋、刷臉等解鎖方式的新型安防產(chan) 品。因其具有便捷性、智能化等優(you) 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數據顯示,2021年,僅(jin) 電商平台上的電子門鎖銷量就達458萬(wan) 套。

  但在某專(zhuan) 業(ye) 消費投訴平台,關(guan) 於(yu) 電子門鎖就有三千多條投訴記錄。記者調查發現,“電子門鎖故障困人”和“門鎖異常開啟防盜性差”是消費者反映最為(wei) 突出的兩(liang) 大問題。

  雖然我國已出台國家標準以及行業(ye) 標準,但一些門鎖企業(ye) 並未嚴(yan) 格執行標準,市場監管總局連續三年電子門鎖產(chan) 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率為(wei) 11.7%、34.1%、17.1%——不合格電子門鎖無法守護家的安全。

  如此一來,部分電子門鎖就變成“壞人防不住,主人打不開”的偽(wei) 安防產(chan) 品。由於(yu) 很多門鎖廠家在推廣時宣稱電子門鎖將“提升家居安全性能”,消費者在購買(mai) 使用後,在安全方麵更依賴電子門鎖。但結果可能是,家沒有變得更安全,反而變得更危險。

  對此,消費者在選擇電子門鎖時不要被商家忽悠,首選符合相關(guan) 標準的認證產(chan) 品。一旦遇到“電子門鎖故障”,依法向門鎖企業(ye) 維權;如果因電子門鎖缺陷造成了經濟損失,要向門鎖企業(ye) 索賠,這也是倒逼產(chan) 品合格化的重要之舉(ju) 。

  此外,還需完善電子門鎖國家標準。2008年製定的《鎖具安全通用技術條件》雖然涵蓋電子鎖,但對電子門鎖特有的性能,如電子識別、智能化等內(nei) 容缺乏具體(ti) 要求,亟待以問題為(wei) 導向進行完善。這是提升我國電子門鎖安全性的基礎。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已啟動製定針對電子門鎖的國家強製性標準,有望明年頒布實施。期待通過對產(chan) 品的質量把關(guan) 、認證加以實施,讓消費者用上更安全的鎖。

  □馮(feng) 海寧(媒體(ti) 人)

  來源: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