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常態化推進未成年人專門教育

發布時間:2023-11-08 11:08:00來源: 法治日報

  □ 林海峰

  未成年人教育一直是全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當前,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文化觀念多元化,一些未成年人深受不良思想和不正之風誤導從(cong) 而實施違法犯罪。

  以湖北省黃石市為(wei) 例,近年來,黃石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呈逐年遞增態勢,刑事犯罪占比逐年上升、總量較大、人數較多。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表現形式從(cong) 零散向抱團、從(cong) 網下向網上、從(cong) 團夥(huo) 向組織、從(cong) 暴力向逐利等方向發展,組織未成年人有償(chang) 陪侍、強迫賣淫、色誘詐騙等違法犯罪增多,總體(ti) 上呈現高發案、低齡化、快增長、觸刑多、反複大、團夥(huo) 化等特點。

  同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存在預防難、處罰難、追究難、監管難等情形,這在司法實踐和基層治理中表現得尤為(wei) 突出。建立未成年人專(zhuan) 門教育長效機製顯得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緩。為(wei) 此,我們(men) 通過社會(hui) 觀察、深度分析、調研實踐等方式,積極研究防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的治本之策,創設公辦未成年人專(zhuan) 門學校,初步探索形成了未成年人專(zhuan) 門教育長效機製:

  一是納入教育體(ti) 係,專(zhuan) 辦專(zhuan) 管。我們(men) 將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未成年人專(zhuan) 門教育作為(wei) 完善教育體(ti) 係、深化基層治理的係統性工程來抓,落實全公費投資、全免費教育,堅決(jue) 破除逐利性辦學、合作化經營、托管式管理,確保專(zhuan) 門教育始終在黨(dang) 委、政府的主導下,對接完善的司法監管、學校監督、家庭引導、社會(hui) 幫扶多維共治體(ti) 係,實現專(zhuan) 項問題專(zhuan) 門治、普遍問題源頭治。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教。專(zhuan) 門教育要突出“專(zhuan) ”的導向和“矯”的特色。我們(men) 從(cong) 社會(hui) 誘因、心理導向、家庭環境、教育體(ti) 係等角度出發,探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成因,堅持以“立德樹人、心理幹預、行為(wei) 矯治、素質提升”的教育宗旨,針對學生的個(ge) 性特征、興(xing) 趣愛好、性格偏向、成長環境等方麵,精心設計法治、德育、心理、價(jia) 值導向、行為(wei) 認知5個(ge) 方麵14項課程,探索師生結對、警校結對、社會(hui) 結對、家校共育等多維教育模式,建立警校共建控輟保學協作機製,全方位提升學生自控、自省、自強、自勝能力。

  三是建立“三大體(ti) 係”,長效管治。我們(men) 探索構建專(zhuan) 門學校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嚴(yan) 格送矯未成年人集中辦理入學、學前狀態評估、在校封閉管理、梯次教學評價(jia) 、定期評估升班製度。建立思想、心理、行為(wei) 、習(xi) 慣、法治、道德、文化、責任、健康等多維度受教成效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實行學時賦分、四方鑒定結業(ye) 製度。探索構建期滿回歸跟蹤評估體(ti) 係,設定離校學生半年過渡考察期,建立政法、公安、衛健、關(guan) 工委、社區、學校、家庭等多方聯動機製,跟蹤考察期滿回歸學生的心理狀態、身體(ti) 狀態、適應狀態、轉變效果等方麵表現,評價(jia) 合格的交由社區建立常態監管檔案,狀態下滑的“回爐再造”。探索構建對口幫扶綜治體(ti) 係,全力做好保留學生學籍、保護學生隱私、協調學生返校、推動建立社會(hui) 關(guan) 愛保護協會(hui) 組織等幫扶工作,幫助學生謀事業(ye) 、找出路、走正路、踏穩路,營造全社會(hui) 幫扶關(guan) 愛未成年人行動氛圍。

  實踐證明,專(zhuan) 門學校教育是治理嚴(yan) 重不良行為(wei) 未成年人社會(hui) 問題的“妙方良藥”。目前,黃石啟航未成年人專(zhuan) 門學校初步解決(jue) 了中學教不了、家長管不了、公安關(guan) 不了、司法治不了難題。我們(men) 要把教育好、培養(yang) 好、引導好未成年人成長作為(wei) 一項長期性、係統性工程來抓,打造兼具公益性、社會(hui) 性、規範化、一體(ti) 化特色的專(zhuan) 門教育機構,為(wei) 未成年人成長、成才鋪平道路、糾正偏路、避開歧路。

  (作者係湖北省黃石市公安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

  來源: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