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鎮體驗未來生活:一鍵“穿越”、一秒出片、一步“變身”
中新網烏(wu) 鎮11月10日電(宋宇晟 朱淩捷 王剛)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舉(ju) 辦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吸引了無數人目光。其中展出的諸多前沿科技產(chan) 品,也為(wei) 大家呈現了“未來之境”的圖景。
一起來看看,今年的烏(wu) 鎮,有哪些“走出”虛擬世界的“黑科技”產(chan) 品?暢想中的未來生活又和今天有何不同?
更逼真:一鍵“穿越”
如何讓虛擬世界更接近現實?怎麽(me) 讓人們(men) 有一種身臨(lin) 其境的感覺?更快的網速+更逼真的體(ti) 驗,讓“突破次元壁”成為(wei) 可能。
11月9日在烏(wu) 鎮峰會(hui) 期間正式對外發布的“數字藏經洞(國際版)”,幾乎實現了遊客戴上裝備就能“直達”敦煌。
據介紹,數字藏經洞創新運用遊戲科技等前沿技術,以4K影視級畫質,在數字世界生動再現了藏經洞及百年前室藏6萬(wan) 餘(yu) 卷珍貴文物的曆史場景。
結合了中國風現代工筆畫美術場景與(yu) 遊戲化的互動機製,讓用戶能隨時隨地一鍵“穿越”晚唐、北宋、清末等曆史時期,親(qin) 身“參與(yu) ”藏經洞的前世今生。
同時,“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圍繞莫高窟第285窟,為(wei) 用戶帶來敦煌壁畫線上知識講解互動及線下VR深度體(ti) 驗,讓遊客身在展館也能身臨(lin) 其境般“走進”洞窟。
在博覽會(hui) 現場,小新還騎上了炫酷的5G+VR摩托車,體(ti) 驗“飆車”的感覺:隻要你戴上VR眼鏡,啟動設備,就會(hui) 進入虛擬賽道,享受到騎著摩托車飛奔的感覺,甚至還會(hui) 體(ti) 驗到起步、急停的眩暈感。
工作人員介紹,該產(chan) 品將5G技術低時延、超高速的特點,應用於(yu) 用戶體(ti) 驗中,保證了整體(ti) 畫麵更加流暢,讓用戶的虛擬體(ti) 驗更充實。
據悉,相關(guan) 技術廣泛應用於(yu) 航空教學等領域,可通過模擬不同的駕駛環境,讓學員嚐試不同場景下的操作要領。
更快捷:一秒出片
在鏡頭前拍下一張照片,再用一秒輸入提示詞,稍作等待後就能得到不同風格的海報;在相關(guan) 應用中用文字輸入一句話或一張圖,人工智能在幾秒鍾內(nei) 就能“繪製”出多張創意海報供你選擇。這樣的一幕真實發生在博覽會(hui) 現場。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照片秒變海報”“文字生成海報”均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曾經複雜的創意設計工作,如今不但可以幾乎無門檻實現,而且效率大大提升,人工智能技術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在博覽會(hui) 體(ti) 驗區的3D雲(yun) 陣相機,整體(ti) 遍布140個(ge) 攝像頭,可以擺脫長周期、高成本的建模,瞬間獲得與(yu) 自己等比例的虛擬形象。
用戶隻需要站在設備中,僅(jin) 用一秒鍾就可以完成各個(ge) 角度的拍攝。設備再將這些攝像頭捕捉到的圖片同步進行計算,稍等片刻後,用戶就可以得到一個(ge) “真人3D數字分身”。
通過這項技術,人人都能夠在短時間內(nei) 、以低成本擁有自己的數字分身。用戶可以數字分身的形式進入虛擬世界,滿足不同場景的多元體(ti) 驗。
更便利:一步“變身”
在逼真、快捷之外,新技術還能讓你體(ti) 驗不同職業(ye) ,瞬間“變身”程序員或者老中醫。
博覽會(hui) 中展出的對話式編程機器人,就可以讓遊客體(ti) 驗一下“變身”程序員的感覺。
即便用戶是非專(zhuan) 業(ye) 人士、不會(hui) 寫(xie) 代碼,也可通過基於(yu)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平台,隻要“動動嘴”就能編寫(xie) 相關(guan) 應用程序,來完成多種日常看似繁瑣的操作。
現場,工作人員通過語音向機器人下達命令,不過3秒後,機器人就自動生成了一個(ge) 獎牌榜網站。
據介紹,這項技術將大模型與(yu) 低代碼平台的能力結合,通過對碎片化的用戶語言理解,將語言片段轉換為(wei) 獨立完整的功能更新,從(cong) 而實現流暢的、實時的、可視化的對話式智能研發體(ti) 驗。
而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AI老中醫”也能為(wei) 你望聞問切。
用戶隻需要將手掌放入智能中醫體(ti) 檢儀(yi) 中,2分鍾後,儀(yi) 器就會(hui) 給出一個(ge) 檢測數據結果,包括髒腑辨證、體(ti) 質辨識等。同時,智能體(ti) 檢儀(yi) 還會(hui) 給出建議的膳食菜譜、調理方案等。
工作人員介紹,“AI老中醫”采集了中醫的經驗集成,後台有大量臨(lin) 床數據,利用生物電檢測身體(ti) 狀況後,通過智能匹配和AI學習(xi) ,來實現“望聞問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