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吸引老撾大學生“逆生長”留學
中新社西雙版納11月12日電 (記者 繆超 劉冉陽)23歲的老撾姑娘提達拉,今年剛從(cong) 越南一所大學畢業(ye) ,卻選擇來到中國一所中學繼續留學生涯。
從(cong) 大學生變為(wei) 中學生,像提達拉這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逆生長”老撾留學生,在西雙版納猛臘縣職業(ye) 高級中學並不罕見。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與(yu) 老撾接壤的雲(yun) 南西雙版納,當地的“中文+職業(ye) 技能”教育近年來不斷吸引老撾18歲以上的學生前來。
中國和老撾山同脈、水同源,是前途相關(guan) 、命運與(yu) 共的友好鄰邦。近年來,隨著中老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ti) 走深走實,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深化。目前,中國是老撾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一大投資來源國。
提達拉出生於(yu) 老撾北部烏(wu) 多姆賽省,今年9月,已在越南獲得大學本科文憑的她,報名成為(wei) 猛臘縣職業(ye) 高級中學的一名中學生,“如今在老撾,懂得中文,工作更好找,且工資能夠比普通人高出4倍”。
“我校現有學生1251人。其中,中國學生696人,老撾留學生555人。”猛臘縣職業(ye) 高級中學校長周渤告訴記者,老撾留學生在此不僅(jin) 能夠學習(xi) 中文,還能接受物流服務與(yu) 管理、電子商務、旅遊管理與(yu) 服務、運動訓練等多項職業(ye) 技能教育,“我校還為(wei) 老撾畢業(ye) 生開拓升學渠道,經考試和推薦進入北京語言大學、雲(yun) 南大學、雲(yun) 南師範大學、雲(yun) 南財經大學等中國高校深造學習(xi) ”。
22歲的老撾留學生巴耶烏(wu) 也是大學畢業(ye) 後又來到猛臘縣職業(ye) 高級中學留學。他的目標明確,“中國遊客如今是老撾旅遊業(ye) 最大的群體(ti) ,我要學好中文和旅遊管理,回國開辦自己的旅行社”。
記者了解到,猛臘縣職業(ye) 高級中學自2001年以來,共招收老撾籍學生2941名。據不完全統計,畢業(ye) 後的老撾學生,約有7%到老撾各級政府任職;約有18%到中資或中老合資企業(ye) 就業(ye) ;約有15%到中國高校繼續深造;其餘(yu) 到老撾企業(ye) 就業(ye) 或自主創業(ye) 。
在西雙版納職業(ye) 技術學院,目前也有71名老撾留學生在校學習(xi) 。該學院於(yu) 2016年實施“訂單式”留學生中文人才培養(yang) 模式,通過與(yu) 合作單位或用人單位簽訂培養(yang) 協議,對語言進修生、短期培訓生、語言預科生采取因人而異的培養(yang) 模式,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尤其是老撾培養(yang) 了大量“中文+職業(ye) 技能”型人才。
18歲的蘇塔納來自老撾琅勃拉邦,今年9月進入西雙版納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習(xi) 中文。他希望畢業(ye) 後能夠找到一份與(yu) 老中鐵路相關(guan) 的工作,“老中鐵路在我的家鄉(xiang) 設有車站,鐵路上的工作在老撾是令人羨慕的”。
為(wei) 了滿足更多老撾學生到西雙版納學習(xi) 中文和職業(ye) 技能,上述兩(liang) 所學校均對老撾留學生實行了免學費政策。此外,對於(yu) 家庭特別困難的老撾留學生,學校還積極對接社會(hui) 愛心人士和企業(ye) ,資助他們(men) 生活費用。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撾留學生正在西雙版納通過“中文+職業(ye) 技能”教育提升自己,也將有助於(yu) 中老命運共同體(ti) 的構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