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科研與科普如何兩翼齊飛?甘肅辦首屆專業競賽探新徑
中新網蘭(lan) 州11月19日電 (記者 丁思)甘肅省是我國生態學科教工作大省、強省,涉及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將近20餘(yu) 家。如何促進當地生態學科研與(yu) 科普兩(liang) 翼齊飛?18日,首屆甘肅省大學生生態學專(zhuan) 業(ye) 競賽決(jue) 賽在蘭(lan) 州舉(ju) 行,來自該省11所高校71支參賽隊伍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通過生態學理論、實踐等現場挑戰和切磋,探尋生態學發展新路徑。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nei) 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會(hui) 處,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當代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wei) 全球共同關(guan) 注的重要議題,培養(yang) 高質量、優(you) 秀的生態學人才是現在和將來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甘肅省生態學學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陳年來提出,長期以來,該學會(hui) 通過與(yu) 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麵向基層提供多方麵的生態科技服務,開展了一係列的培訓、谘詢和實踐工作,在工作中激勵並培養(yang) 優(you) 秀的學生和青年人才。
陳年來說,今後,該學會(hui) 還將協同合作,加大生態學科教領域工作力度,推進生態科學知識普及,促進生態學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甘肅省生態建設事業(ye) 。
“我國目前在大學生生態學專(zhuan) 業(ye) 競賽上處於(yu) 空白狀態,急需生態學專(zhuan) 業(ye) 競賽活動來促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普及工作。”甘肅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張夢濤介紹說,從(cong) 大學生群體(ti) 開始,舉(ju) 辦生態學專(zhuan) 業(ye) 競賽活動,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科學普及的角色和功能,逐漸形成高層次、多樣化的生態學專(zhuan) 業(ye) 知識傳(chuan) 播環境,能極大促進民眾(zhong) 更好理解、配合新時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張夢濤說,舉(ju) 辦生態學競賽不僅(jin) 可以通過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能增強他們(men) 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更重要的是,競賽能激發學生對生態學的興(xing) 趣,提高他們(men) 的學習(xi) 積極性和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和各種環境問題的出現,當代大學生必須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緊迫性。”蘭(lan) 州大學副校長沙勇忠介紹說,希望各位青年學生準確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要求,弘揚“六老漢”困難麵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追求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共享共榮的新境界。
本次比賽由甘肅省教育廳指導、甘肅省生態學學會(hui) 和蘭(lan) 州大學生態學院承辦。蘭(lan) 州大學生態學院院長劉建全說,麵對人類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該學院將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讓大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以培養(yang) 創新複合人才,促進學生跨學科思考和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創新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該學院鼓勵、支持學生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yu) 實際問題解決(ju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