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穩”是基礎、“進”是目標 中國經濟實現“逆風前行”

發布時間:2023-12-07 13:5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戰勝困難挑戰、頂住下行壓力,經濟恢複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征,經濟運行總體(ti) 回升向好,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宏觀指標表現較好。經濟總量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物價(jia) 水平基本穩定,前10個(ge) 月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同比上漲0.4%,與(yu) 主要經濟體(ti) 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就業(ye) 形勢總體(ti) 改善,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較2月份高點回落0.6個(ge) 百分點。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生產(chan) 供給穩步回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形勢良好,預計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feng) 收。工業(ye) 生產(chan) 有所加快,前10個(ge)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1%。服務業(ye) 增勢良好,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長7.9%,前三季度服務業(ye)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

  市場需求較快恢複。消費熱點亮點明顯增多,前10個(ge) 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3.2%。投資結構繼續優(you) 化,前10個(ge) 月製造業(ye) 投資增長6.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1.3%。

  質量效益持續改善。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前10個(ge) 月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分別增長63.7%、26.7%。工業(ye) 企業(ye) 利潤持續恢複向好,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在連續5個(ge) 季度同比下降後首次由降轉增。居民收入增長加快,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9%,比上半年加快0.1個(ge) 百分點。

  市場信心不斷改善。11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中,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5.8%,連續2個(ge) 月上升。國際主流聲音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分別將2023年、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cong) 5%、4.2%上調至5.4%、4.6%,經合組織(OECD)近期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cong) 5.1%上調至5.2%。

  近期境外機構連續9個(ge) 月淨買(mai) 入我國債(zhai) 券

  近期,境外機構的淨買(mai) 入與(yu) 增持債(zhai) 券呈現逐月明顯增加趨勢。境外機構已連續9個(ge) 月淨買(mai) 入我國債(zhai) 券,2023年以來累計淨買(mai) 入量近1萬(wan) 億(yi) 元,10月外資淨買(mai) 入量已超過2000億(yi) 元;三季度以來,境外機構持債(zhai) 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中10月份增持近400億(yi) 元,預計11月增持量有望達到2500億(yi) 元。

  民營經濟向好趨勢持續穩固

  今年前10個(ge) 月,以人民幣計價(jia) 的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長6.2%,比進出口總額增速快6.2個(ge) 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ge) 百分點,成為(wei) 穩外貿的突出亮點。同時,第二產(chan) 業(ye) 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扣除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後,民間投資增速較快,前10個(ge) 月同比增長9.1%。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業(ye) 貸款餘(yu) 額4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9%,較上年末提高2.6個(ge) 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4.1%。民營經濟發展總體(ti) 上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民營企業(ye) 推動經濟恢複向好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財政部:增加和調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範圍

  今天(12月6日),《全國社會(hui) 保障基金境內(nei) 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在投資範圍方麵,全國社保基金可以投資國債(zhai) 、企業(ye) 債(zhai) 、股票等11類產(chan) 品和工具。目前,股票類、股權類資產(chan) 最大投資比例分別可達40%和30%,進一步提高全國社保基金投資靈活度,有利於(yu) 持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2030年左右實現6G商用

  我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yu) 創新,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指導成立6G推進組,為(wei) 6G創新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推動形成6G全球統一標準。我國從(cong) 去年開始進行6G技術試驗工作,今年陸續開展關(guan) 於(yu) 了6G係統架構和技術方案等方麵的研究。12月5日,我國6G推進組對外發布相關(guan) 技術方案,這將為(wei) 6G從(cong) 萬(wan) 物互聯走向萬(wan) 物智聯提供技術路徑。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

  北京時間今天3時24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廣東(dong) 陽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的第2次飛行,也是捷龍三號去年首飛成功後,第一次執行應用發射任務。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正式投產(chan)

  今天,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在山東(dong) 榮成正式投入商業(ye) 運行。

  亞(ya) 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主體(ti) 完工

  中國海油今天發布消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ya) 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22”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裝置,在青島完成主體(ti) 建造,標誌著我國全類型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裝置設計建造技術實現高水平自主化。“海洋石油122”計劃於(yu) 2024年上半年建造完工,建成後將服役於(yu) 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為(wei) 我國深水油氣田經濟高效開發提供全新選擇。

  京雄高速公路控製性工程京雄大橋今日完工

  今天上午,隨著橋梁伸縮縫的安裝和最後一段梁體(ti) 景觀塗裝的完成,京雄高速公路控製性工程——京雄大橋施工完成,京雄高速北京段建設進入最後衝(chong) 刺階段。作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交通項目,京雄高速預計今年底全線通車。

  杭州亞(ya) 運會(hui) 和亞(ya) 殘運會(hui) 在亞(ya) 運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

  今天,杭州亞(ya) 組委、亞(ya) 殘組委發布,經權威核算和評價(jia) 認證,杭州亞(ya) 運會(hui) 和亞(ya) 殘運會(hui) 共排放溫室氣體(ti) 88.29萬(wan) 噸。截至目前,杭州亞(ya) 組委接受社會(hui) 各界捐贈的碳抵消指標達109.99萬(wan) 噸,抵消指標超過排放總量,在亞(ya) 運會(hui) 、亞(ya) 殘運會(hui) 曆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

  2024屆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wan) 人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12月5日介紹,2024屆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wan) 人,同比增加21萬(wan) 人。兩(liang) 部門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加快推動各項促就業(ye) 政策落地見效,深化促就業(ye) 政策宣傳(chuan) 落實,優(you) 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