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方位開展城市體檢(縱橫)

發布時間:2023-12-11 15:35:00來源: 人民日報

  前不久,據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消息,自2024年開始,我國將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麵開展城市體(ti) 檢,將小區、社區、街區列為(wei) 城市體(ti) 檢基本單元,找出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和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短板,推動係統治理“城市病”。

  城市是一個(ge) 有機生命體(ti) ,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hui) 出現一些“城市病”。同人一樣,城市也需要定期體(ti) 檢,除患排險。查找交通是否擁堵、學位配置是否均衡、養(yang) 老設施是否充足、菜市場分布是否便民……把體(ti) 檢的“探頭”伸向城市各個(ge) 角落,才能從(cong) 這一項項具體(ti) 的指標中發現城市可能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解決(jue) 方案。

  城市體(ti) 檢,要堅持問題導向。應聘請城市規劃、管理、建設方麵的專(zhuan) 業(ye) 工作者,擔任城市體(ti) 檢的“專(zhuan) 科醫生”,就某一方麵的問題發表專(zhuan) 業(ye) 意見。同時,更需要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和熱心群眾(zhong) 來做“市民醫生”,對城市開展全方位體(ti) 檢。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ti) ,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yu) 治理“城市病”,有助於(yu) 推動城市體(ti) 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ti) 、反映民心的“體(ti) 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guan) 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這樣,城市體(ti) 檢就能成為(wei) 實施民生實事項目、製訂城建工作計劃的重要依據,發揮優(you) 化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增進民生福祉等積極作用。

  (摘編自《湖南日報》,原題為(wei) 《開展“城市體(ti) 檢” 莫忘“市民醫生”》)

  周榮光

  周榮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