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之年,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原標題: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開局之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述評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中國製造叫響全球;
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命名交付、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ye) 運營、全球最大18兆瓦海上直驅風電機組下線,大國重器昂首向前;
5G標準必要專(zhuan) 利聲明量全球占比達42%、高溫超導電動懸浮領域實現重要技術突破、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處理器發布,技術創新步履不停;
…………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爬坡過坎中前行,在攻堅克難中奮進。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紮實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紮實有力,工業(ye) 經濟穩中有進
11月4日,我國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
2500萬(wan) 個(ge) 零部件,數量相當於(yu) C919大飛機的5倍、“複興(xing) 號”高鐵列車的13倍;總電纜布置長度達4000多公裏……在“愛達·魔都號”的建設過程中,中國船舶集團先後攻克郵輪重量控製、振動噪聲、安全返港等關(guan) 鍵設計技術,有力保障了項目推進。明年1月1日,這座“海上現代化城市”將從(cong) 上海啟航,正式開始商業(ye) 運營。
11月24日,17.4萬(wan) 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LNG 日內(nei) 瓦”號較合同期提前5個(ge) 月命名交付。
碼頭係泊試驗僅(jin) 5個(ge) 月,5.5天完成常規和氣體(ti) “二合一”試航,總體(ti) 建造周期17.5個(ge) 月,液貨艙殷瓦鋼焊接密性檢測4次零漏點……國際造船業(ye) 舞台上,我國大型LNG運輸船各項建造指標實現全麵領先。
攻堅克難,一路向前。如今,我國已具備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LNG運輸船、大型郵輪的能力,集齊造船工業(ye) “三顆明珠”。
穩紮穩打,贏得主動。今年前10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麵增長,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9.7%、67%和54.4%。我國造船企業(ye) 批量交付2.4萬(wan) 標準箱集裝箱船、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及氣體(ti) 運輸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顯著增加。
開局之年,裝備製造業(ye) 穩步發展,有力支撐了工業(ye) 生產(chan) 增長——
200多家企業(ye) 高效協同,國產(chan) 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ye) 運營;雅萬(wan) 高鐵開通運營,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出海”;首台(套)設備2200多台、設備國產(chan) 化率達93.4%,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商運……前三季度,規上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6%,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快2個(ge) 百分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推進新型工業(ye) 化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ye) 化全過程,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今年以來,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錯綜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內(nei) 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工業(ye) 穩增長任務艱巨。
機遇和挑戰並存,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wei) 、協同施策:挖潛提質,促進汽車和電子產(chan) 品消費;聚焦鋼鐵、有色等10個(ge) 重點行業(ye) ,分別製定實施穩增長工作方案;出台一係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ye) 服務行動,加快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繼續吸引跨國企業(ye) 來華發展……政策舉(ju) 措相繼落地,廣大企業(ye) 共同努力,實體(ti) 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方麵,“穩”的態勢在持續。
生產(chan) 持續恢複。前三季度,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增速呈逐季回升態勢,六成以上的工業(ye) 大類行業(ye) 和五成以上的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實現增長。
效益持續改善。10月,全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2.7%,連續3個(ge) 月實現正增長,產(chan) 品銷售率連續4個(ge) 月保持在97%以上。1至10月,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有30個(ge) 行業(ye) 利潤增速較1至9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
另一方麵,“進”的力度在加大。
搭載激光雷達等傳(chuan) 感器,集成聲波、光學、紅外檢測等功能,智能機器人全天候巡檢;中控室屏幕實時跳動,工程師在線監控裝置運行,有針對性地優(you) 化參數……在位於(yu) 江蘇連雲(yun) 港市的斯爾邦石化公司,丙烯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全麵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不斷提升智能製造和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協同水平,將使重資源投入、連續型操作的石化企業(ye) ‘體(ti) 質’更強健、競爭(zheng) 更有力。”盛虹石化產(chan) 業(ye) 集團總裁白瑋說。
加快“智改數轉”,實現降本增效。目前,我國已建設近萬(wan) 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421個(ge) 成為(wei) 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示範工廠的產(chan) 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6%,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29%。
破碎、磁選、渦旋、脫漆、熔煉,在山東(dong) 煙台市南山鋁業(ye) 10萬(wan) 噸再生鋁保級利用項目車間,廢棄易拉罐、鋁罐等經過一係列處理後“變身”高品質鋁錠,可供汽車、食品、包裝等領域產(chan) 品使用。“以再生鋁替代火電原鋁,生產(chan) 能耗降至原來的1/20,還能減少廢料、廢液、廢渣排放,兼具經濟效益環保價(jia) 值。”南山鋁業(ye) 董事長兼總經理呂正風說。
推進節能降耗,厚植綠色底色。我國已累計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3616家、綠色工業(ye) 園區26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403家,綠色工業(ye) 園區平均固廢處置利用率超過95%。
“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格局加速演進背景下,作為(wei) 國民經濟根基的製造業(ye) 穩中有進,大大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和後勁。”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表示。
新技術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
廣東(dong) 廣州市,廣汽集團埃安總裝車間,每條產(chan) 線下線一台新能源汽車,僅(jin) 需53秒。
今年7月3日,隨著一輛廣汽埃安昊鉑GT純電動轎車緩緩駛下生產(chan) 線,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累計突破2000萬(wan) 輛。連續8年產(chan) 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跑出“加速度”:前10個(ge) 月,產(chan) 銷分別完成735.2萬(wan) 輛和728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3.9%和37.8%,出口99.5萬(wan) 輛,同比增長近1倍。
浙江海寧市,晶科能源光伏生產(chan) 基地內(nei) ,平均每天下線超過16萬(wan) 片光伏組件。
“產(chan) 線處於(yu) 滿產(chan) 狀態,訂單已排至明年上半年,前三季度企業(ye) 海外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61%。”工廠組件負責人劉誌剛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矽料、矽片、電池、組件產(chan) 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光伏行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1.2萬(wan) 億(yi) 元。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新三樣”揚帆遠航,見證著中國製造全麵提升、邁向高端的鏗鏘步履。
今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時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新質生產(chan) 力”這一重要概念,為(wei)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指明了方向。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長遠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興(xing) 未艾,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新能源等前沿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工業(ye) 生產(chan) 函數,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方向、開辟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賽道。隻有緊緊跟蹤並把握科技前沿變化,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說。
練好內(nei) 功、站穩腳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今年1至10月份,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6.2%,明顯高於(yu) 全部投資,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1.3%,連續37個(ge) 月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至今年9月,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總數突破200萬(wan) 個(ge) ……開局之年,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成長的同時,未來產(chan) 業(ye) 也在積極培育。
可跳上0.2米高的台階,能上下25度斜坡,浙江大學某實驗室研發的人形機器人“悟空—4”在路麵打滑和外部推力幹擾等擾動下,也能快速恢複平衡並保持穩定行走。
通用人工智能、氫能、新型儲(chu) 能、空天信息……瞄準代表新興(xing) 科技方向、引領產(chan) 業(ye) 升級的未來產(chan) 業(ye) ,精心“播種”、悉心“育種”,產(chan) 業(ye) 發展將持續煥發新動能、闖出新天地。
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2018年,批量生產(chan) 出寬度600毫米、厚度0.02毫米的“手撕鋼”。
2020年,“手撕鋼”最薄厚度軋至0.015毫米,實現世界首創。
今年4月,中國寶武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再次傳(chuan) 出好消息:以“手撕鋼”為(wei) 原料的精密金屬掩膜版基材實現量產(chan) 。
精密金屬掩膜版,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生產(chan) 過程中的核心零部件,決(jue) 定著分辨率和成像質量。一塊約手機屏幕大小的掩膜版上,要打200萬(wan) 個(ge) 以上的微孔,對掩膜版基材的表麵工藝、平直度、穩定性等關(guan) 鍵指標要求嚴(yan) 苛。
“過去,這種掩膜版都要依靠進口。2019年開始,隨著‘手撕鋼’技術日漸成熟,我們(men) 開始與(yu) 下遊應用企業(ye) 一道研發掩膜版基材。”公司首席工程師廖席告訴記者,經過聯合攻關(guan) 、反複測試,研發團隊成功突破超薄不鏽鋼箔材軋製工藝,攻克了“卡脖子”技術,“下一步,我們(men) 將在新材料領域不斷突破,進一步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作為(wei) 全球第一製造業(ye) 大國,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堅實。同時,部分產(chan) 業(ye) 仍處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低端,還存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等問題。
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會(hui) 議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關(guan) 係我們(men) 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開拓創新、擔當作為(wei)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我國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前景廣闊。
——保持並增強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you) 勢,提升產(chan) 業(ye) 完整性。
天氣漸寒,中鐵裝備總裝車間依然生產(chan) 繁忙,一批出口海外的盾構機正加緊生產(chan) 。
刀具和主軸承主要來自河南,電機主要來自山西,齒輪主要來自長三角地區和重慶……一台盾構機,1萬(wan) 多個(ge) 零部件,絕大多數“中國造”。1200多家企業(ye) 精誠合作、融通創新,中鐵裝備盾構機產(chan) 品優(you) 勢更強、品牌更響。
攥指成拳,聚鏈成群。江西明確“一鏈一策”推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河南提出,分鏈實施重點細分領域專(zhuan) 項攻堅;浙江聚焦綠色石化等4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推進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建設……補鏈、延鏈、升鏈、建鏈,產(chan) 業(ye) 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zheng) 力還將不斷增強。
——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自主拓展產(chan) 業(ye) 新賽道,提升產(chan) 業(ye) 先進性。
不下井,如何監管偌大的礦區?在山東(dong) 金鼎礦業(ye) 淄博礦區,3名工作人員緊盯屏幕,13個(ge) 礦井重點區域一目了然,人員定位、設備運行狀態、井下環境等悉數掌握。
“搭建‘虛擬礦區’,對70多公裏長的井下礦道進行1∶1數字孿生建模,將氣體(ti) 、設備、通信等近10萬(wan) 個(ge) 關(guan) 鍵點進行物聯采集,能夠全方位感知礦區的‘風吹草動’。”海爾卡奧斯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自動布孔精度達10厘米的礦山鑽機、提供毫米級形變監測服務的災害預警平台、每小時可清掃1萬(wan) 平方米的無人駕駛清掃機……當前,5G應用已融入67個(ge) 國民經濟大類,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超7000個(ge) ,移動物聯網終端累計達22.2億(yi) 戶,創新融合應用正全麵深化。
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寶貴機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實融合,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將不斷塑造。
——實現重要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提升產(chan) 業(ye) 安全性。
“中國心”裝上油氣平台。10月,我國首台國產(chan) 海上平台燃氣輪機“太行7”投入使用,近300家單位聯合攻關(guan) ,全麵實現關(guan) 鍵零部件自主製造,成本較進口機組低15%左右。
從(cong) 150兆瓦級大型衝(chong) 擊式水輪機轉輪成功投用,到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電站勵磁係統通過鑒定、實現“芯片級”自主可控,再到國產(chan) 直徑8.61米盾構機主軸承下線、國產(chan) 化取得積極進展,“大國重器”的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持續增強。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短板產(chan) 業(ye) 補鏈、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延鏈,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建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zheng) 力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也不會(hui) 變,中國經濟大船將乘風破浪繼續前行。新征程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產(chan) 業(ye) 升級將不斷邁出新步伐,實體(ti) 經濟將更加根深葉茂。(人民日報 記者 劉誌強 丁怡婷 劉溫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