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經濟觀察)防範化解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重點領域

發布時間:2023-12-13 11: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陳康亮)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明年中國經濟工作作出部署。會(hui) 議提出,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要統籌化解房地產(chan) 、地方債(zhai) 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這對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至關(guan) 重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穩”是基礎,“穩”就要求不能發生係統性風險,而房地產(chan) 、地方債(zhai) 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領域是係統性風險可能滋生的溫床,所以必須防範化解這些領域的風險。

  田利輝說,房地產(chan) 是中國多年來的支柱性行業(ye) ,其體(ti) 量、規模、影響力意味著必須要把房地產(chan) 風險處理好。地方經濟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發展過程中,部分地方積累了比較重的債(zhai) 務,根據國際經驗和曆史經驗來看,如果地方債(zhai) 風險沒防範好,會(hui) 給民眾(zhong) 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反之,則會(hui) 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中小金融機構由於(yu) 吸納大量資金資本,一旦出現風險,社會(hui) 影響較大,所以必須重點對待上述三大風險。

  應該如何化解上述重點領域風險?

  會(hui) 議提出,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chan) 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guan) 基礎性製度,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在田利輝看來,會(hui) 議提出的解決(jue) 思路是要在發展中去解決(jue) 房地產(chan) 目前存在的問題。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合理融資需求要得到保障,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合理融資需求,這是行業(ye) 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此外,房地產(chan) 行業(ye) 未來也應切實重視“三大工程”,不應隻關(guan) 注商品房建設,而應尋求多元業(ye) 務發展。未來房地產(chan) 行業(ye) 要結合國家戰略,找到自己有效發展的新模式,比如綠色建築、智慧建築、智慧城市、“新質生產(chan) 力”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等領域。

  關(guan) 於(yu) 地方債(zhai) 風險,會(hui) 議提出,統籌好地方債(zhai) 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wei) 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在田利輝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的要求是統籌好地方債(zhai) 的兩(liang) 個(ge) 方向——穩和進,即一方麵要化解風險,另一方麵要避免出現地方政府的“入不敷出”,影響民眾(zhong) 生活。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指出,今年7月底以來,中國各地積極通過財政化債(zhai) 和金融化債(zhai) 等方式推動區域內(nei) 隱性債(zhai) 務化解。其中,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超預期發行,截至12月8日,全國共有27個(ge) 省(區、市)累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超過13000億(yi) 元人民幣。但從(cong) 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化債(zhai) 主要緩解的是當前風險,仍有必要通過體(ti) 製機製的聯動改革抑製隱性債(zhai) 務產(chan) 生的土壤。預計中國官方明年將繼續推進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工作,硬化地方債(zhai) 務約束,防止隱性債(zhai) 務化而不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jun) 亦強調,必須有效化解地方政府的隱性債(zhai) 務,同時加強地方預算管理,做好債(zhai) 務資金的監控監測,防止出現資金浪費。

  對於(yu) 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wei) ,要推動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通過發行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zhuan) 項債(zhai) 券、轉股協議存款等創新方式或使用應急可轉債(zhai) 等方式拓寬資本金補充渠道,積極穩妥引入基金、年金、外資金融機構等長期、專(zhuan) 業(ye) 、機構投資者參與(yu) 銀行增資擴股,以提高中小銀行資產(chan) 質量和夯實風險抵補能力,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和損失吸收能力。

  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告訴中新社記者,上述三大風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必須統籌這三大風險化解,根本原則要靠經濟發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ye) 經營以及政府稅收都會(hui) 得到改善,有助於(yu) 風險的自然解決(jue)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會(hui) 實現更好增長,上述風險有望得到妥善化解。(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