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中國電影產業發展 “沉浸式”VR電影體驗引關注
中新網三亞(ya) 12月18日電 (張月和)頭戴VR設備,雙手握住手柄,按下按鍵即可在虛擬現實中做出抓取動作,或與(yu) 主人公“比心”互動;轉動頭部,目光所及的畫麵隨之變化,給人身臨(lin) 其境之感。VR電影、CG特效等電影科技正日益進入大眾(zhong) 文化視野。
近年來,中國逐漸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電影消費市場,與(yu) 此同時,電影從(cong) 膠片時代走向數字化時代,VR電影、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演進亦為(wei) 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彎道超車”帶來機遇。正在三亞(ya) 舉(ju) 行的第五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眾(zhong) 多電影界人士共同探討科技創新賦能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話題。
好萊塢中國演員、製片人吉飛龍表示,近年的國產(chan) 電影中湧現出了《流浪地球》《獨行月球》等作品,在科技和特效等方麵已經達到世界較高水準。但從(cong) 整體(ti) 來看,大多數國產(chan) 電影的科技創新應用還處於(yu) 相對較弱的水平,需要時間去積澱。
中國科普作協科學與(yu) 影視融合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王姝說,科技與(yu) 電影的融合正愈加深入,這一點不僅(jin) 體(ti) 現在科幻題材電影中科學顧問的介入,還體(ti) 現在科技成果轉化對電影拍攝硬件設備能力的提升,在這個(ge) 過程中,首先要克服“買(mai) 來主義(yi) ”觀念,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獨立自主的技術鏈條。
“數字技術給當今社會(hui) 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對電影創作也產(chan) 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電影美術學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全榮哲說,例如通過先期數據化設計對影片中的場景、人物、環境、鏡頭等進行動態演示,在電影拍攝之前預知其風格和走向,從(cong) 而前置電影拍攝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問題,由此也可以看出設計在電影製作中的“含金量”會(hui) 越來越高。
導演趙林山表示,從(cong) 實踐層麵出發,能夠通過技術提前試錯,對導演來說是不錯的拍攝體(ti) 驗,但電影科技隻是一種工具,電影作為(wei) 一門藝術,在使用最新科技成果追求更好的呈現效果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傳(chuan) 統電影拍攝采風等環節。
電影科技不僅(jin) 吸引業(ye) 界人士的關(guan) 注,在電影節設置的VR電影體(ti) 驗區,不少民眾(zhong) 嚐試感受“沉浸式”觀影。“感覺有點眩暈,但是體(ti) 驗感很炫酷,是年輕人會(hui) 喜歡的新事物。”第一次體(ti) 驗VR電影的民眾(zhong) 徐道生說,與(yu) 在電影院中觀影相比,VR電影呈現的效果更接近現實世界,而且不受場地約束,自己了解後發現設備價(jia) 格也沒有想象中昂貴,感興(xing) 趣的人可以購買(mai) ,隨時體(ti) 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