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慘式直播套路調查:深夜,一些直播間變成“悲慘世界”
深夜,一些直播間變成“悲慘世界”
記者調查“賣慘式”直播套路
□ 本報記者 張守坤
“我身患絕症不知道還能挺多久,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那年幼的孩子……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場直播了,把福利都送給家人們(men) 。”一位女主播在鏡頭前哭得聲淚俱下。
“家裏人對我也不理解,老婆跟我鬧離婚,兒(er) 子也不理我……”一位老總哽咽道,一邊訴說自己創業(ye) 的艱辛,一邊賣珠寶產(chan) 品。
“村裏大爺自己種的水果,品質好又綠色環保,家人們(men) 快入手,好讓大爺早點回去休息。”不露臉的主播說。鏡頭前,兩(liang) 位看著年近70歲的老人,衣衫單薄,凍得瑟瑟發抖。
這是《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深夜在直播間看到的一幕幕直播帶貨場景。夜色降臨(lin) ,指針劃過11點,一些直播間突然變成了“悲慘世界”,深夜的哭聲和眼淚似乎更能激發人們(men) 的善意和同理心,成為(wei) 這些主播的流量密碼。
受訪專(zhuan) 家指出,對消費者同情弱者心態的拿捏以及違法成本偏低,是導致“賣慘式”直播屢禁不絕的主要原因。建議完善直播行為(wei) 規則,構建主播準入機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監控加大平台監管力度。
利用老人賣慘帶貨
誘導觀眾(zhong) 紛紛下單
12月9日淩晨1點,在某平台一名為(wei) “××山澗”的直播間,兩(liang) 位老人依然在直播。
他們(men) 坐在帳篷裏,身邊擺滿了新鮮采摘的橙子。因為(wei) 氣溫較低,加上兩(liang) 位老人衣衫單薄,凍得直搓手哈氣。鏡頭外,主播以旁白方式直播帶貨,介紹這些橙子都是村裏大爺自己種的。“笑一下,和粉絲(si) 們(men) 打聲招呼”“向家人們(men) 說謝謝”……主播指揮著鏡頭前的兩(liang) 位老人。
主播聲稱,直播賣果子主要是為(wei) 做公益,收益絕大部分將分給村裏老人,“我們(men) 團隊隻賺一點點錢”。而當網友們(men) 打出“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晚了還要讓老人直播”“這麽(me) 冷的天為(wei) 什麽(me) 不多穿點”“讓老人早點回去休息吧”等留言時,主播的回複明顯有些不耐煩,“果子賣不出去農(nong) 民怎麽(me) 賺錢生活”“與(yu) 其說那麽(me) 多,不如買(mai) 兩(liang) 箱果子,賣完老人就可以回去休息了”“家人們(men) 趕緊下單”。
記者連續觀察多日發現,該直播間每天都是在晚上10點後開播,經常淩晨一兩(liang) 點還在線,鏡頭中的老人表現比較木訥、可憐。
記者在該直播間下單了一箱橙子,結果到手後發現,和主播聲稱現摘現發的果園地並非同一省份。記者將此事反饋給直播間客服後,對方並未回應。
12月9日上午,記者將該直播間疑似利用老人賣慘引流的問題向所在平台反饋。12月12日,平台有關(guan) 工作人員回應稱,該直播間利用老年人賣慘帶貨行為(wei) 違規事實確鑿,平台已永久封禁相關(guan) 達人電商權限。
深夜直播賣慘的現象並不少見——昏暗的燈光、簡陋的環境,滿臉疲憊、眼含淚光的人,紛紛訴說著自己的不幸。直播間裏,網友少則幾十人,多則成百上千人,打賞下單的也不在少數。
12月8日淩晨12點半,某平台一名為(wei) “××珠寶臻選”的直播間裏依然很“熱鬧”,主播自稱“兒(er) 子”,主打“孝順”的人設,目標群體(ti) 為(wei) 老年女性。“創業(ye) 太難了,家人不理解,被同行恨……”主播哽咽道,“為(wei) 了給大家謀福利,我不知道受過多少同行的白眼,記不清多少人曾罵過我,但隻要能給大家帶來真正好的翡翠,這些我都不在乎。”
此時,悲傷(shang) 的氛圍在直播間裏不斷烘托,評論區有人刷屏“你賣這麽(me) 低的價(jia) 怎麽(me) 賺錢養(yang) 家,怪不得媳婦要生你氣”“孫總,您不能再賣了,這塊翡翠原石可是您爺爺留給您的最後一塊了”“孩子,你有心了,比我孩子對我都好”……直播間一名不露臉的控場人員附和:“孫總,您就算不在乎外人,家裏人您也應該照顧到吧。為(wei) 了給媽媽們(men) 福利,您的家都要散了”……
緊接著,主播開始帶貨:“為(wei) 了直播間的媽媽們(men) ,我就算最後一無所有又怎麽(me) 樣。價(jia) 值幾百萬(wan) 元的原石,兒(er) 子把它打造成翡翠手鐲,孝敬給各位媽媽們(men) ,299元,上鏈接!”“媽媽們(men) ,看我多疼愛您,這3年我花了好幾億(yi) 元給你們(men) 蓋了一家養(yang) 老院,等您老了,拿著從(cong) 我這買(mai) 的翡翠,免費入住,到時候我再好好孝敬您!”
記者注意到,從(cong) 前一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淩晨1點,僅(jin) “這是我爺爺或者家裏博物館剩的最後一塊翡翠原石”這種話,主播就說了至少3次;還說要趕緊下播陪兒(er) 子,可兩(liang) 小時過去了還在不停上貨。伴隨著悲情的音樂(le) ,主播直播期間數度哽咽,不少網友被主播感動,紛紛下單。
實施虛假賣慘營銷
違法失德涉嫌欺詐
實際上,“賣慘式”直播並非新生事物。主播“偶遇”放牛回家的少年,提出能否到他家吃頓飯,視頻中,少年家中家徒四壁;老人帶著孩子在路邊推銷石榴,石榴卻被車內(nei) 人員無情扔出;小女孩背著書(shu) 包一路撿瓶子回家,隻為(wei) 賣瓶子交學費……為(wei) 了流量及變現,賣慘短視頻及直播層出不窮。
9月20日,涼山州公安局等部門公布了四川首例“係列網紅直播帶貨案”詳情,揭示了“涼山曲布”“趙靈兒(er) ”“涼山孟陽”等有著百萬(wan) 粉絲(si) 的網紅,通過製造“視覺貧困”,帶貨銷售假冒農(nong) 產(chan) 品,最終謀取高額利益的“吸粉—引流—帶貨—變現”的利益鏈條。
隨著打擊整治力度的加強,“賣慘式”直播開始蟄伏,一些主播則在深夜蠢蠢欲動。
來自廣東(dong) 的短視頻愛好者孫星(化名)印象深刻:今年7月的一天夜裏,他在逛購物App時刷到一位病懨懨的主播,一直在哭訴自己時日不多,心疼年幼的孩子。當直播間網友漸多,紛紛關(guan) 心其狀態時,她開始“送福利”——打折賣珠寶,“這些原價(jia) 幾千元的水晶我就一百多二百多賣,希望想要的家人們(men) 都能搶到,就當給我孩子積點福”。
“第一次刷到時,我還沒意識到她是裝的,覺得特別可憐,才30來歲。結果幾個(ge) 月過去,我又刷到她,還是那套話術。彈幕裏也有人戳穿她,一會(hui) 兒(er) 說自己生病,一會(hui) 兒(er) 說自己家人生病。”孫星說,“賣慘式”直播太可惡了,消費了網友的善良,汙染了網絡風氣。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安誌軍(jun) 律師介紹說,“賣慘式”直播帶貨,涉及的法律問題可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層麵。
“如果主播的悲慘境遇是事實,賣慘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增加銷量改善生活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產(chan) 品質量沒有問題,那麽(me) 這種賣慘並不違法;如果賣慘是為(wei) 了掩蓋商品、服務違法的真相,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進而購買(mai) 商品或服務,導致財產(chan) 損失的,賣慘者涉嫌欺詐,重者可觸犯刑律,應追究刑責。”安誌軍(jun) 說。
在北京觀韜中茂(青島)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傑看來,通過虛構悲慘事實,將商品銷售出去,並不涉及對商品的評價(jia) ,其商品本身並不存在質量缺陷等問題,這種銷售方式就是一種欺詐行為(wei) 。
“因此當套路滿滿的賣慘主播翻車後,根據消保法,被騙消費者可以要求帶貨主播退款,並獲得商品三倍價(jia) 款的賠償(chang) 。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向平台投訴,如果直播平台明知或者應知帶貨主播利用其平台,實施虛假賣慘營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yu) 該帶貨主播承擔連帶責任。”李傑說。
采訪中,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提出,主播賣慘真真假假,難以辨別,但現實中確實存在有困難想通過網絡獲得幫助的人,所以對“賣慘式”主播“一刀切”封禁並不合理。那麽(me) ,究竟該如何辨別主播經曆的真實性?
“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台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係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並定期核驗更新。”安誌軍(jun) 說,主播經曆的核實主體(ti) ,應該是直播平台。但目前法律並未將“提供自己的經曆信息”作為(wei) 主播入駐平台的法定義(yi) 務,這一空白點亟待補齊。
完善直播行為(wei) 規則
加強平台監管力度
今年3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計劃,自3月12日起,開展為(wei) 期兩(liang) 個(ge) 月的“清朗·從(cong) 嚴(yan) 整治‘自媒體(ti) ’亂(luan) 象”專(zhuan) 項行動,主要任務中就提到將全麵整治“自媒體(ti) ”違規營利行為(wei) ,從(cong) 嚴(yan) 整治“自媒體(ti) ”利用弱勢群體(ti) 進行流量變現,包括哄騙、利誘老年人擺拍視頻、開設直播,騙取網民點讚、打賞、捐贈等;欺騙、引誘殘障人士,通過賣慘、惡搞、虐待等違法失德方式博取流量;罔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利用未成年人牟利。
雖然監管加碼,但這些“賣慘式”直播為(wei) 何屢禁不絕、仍有市場?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任超認為(wei) ,“賣慘式”直播或短視頻之所以屢禁不止,說到底其實就是對消費者同情弱者心態的一種拿捏。這些“賣慘式”直播的內(nei) 容集中在日常情感糾紛,比如婆媳矛盾、丈夫出軌。這樣的事情家家戶戶都有可能發生,能引起觀看者共鳴。為(wei) 了進一步抓住觀看者的同情心,主播借助圖文並茂的形式聲淚俱下地向觀看者講述,觀看者從(cong) 心理上便會(hui) 不自覺地向主播傾(qing) 斜,主播的善良、負責任的完美形象便會(hui) 深植在粉絲(si) 心裏,之後再進行直播帶貨也能獲得粉絲(si) 對其選品的信任。
“除此以外,老年主播的身世大多是慘遭子女拋棄、老伴離世,獨自撫養(yang) 孫兒(er) 長大。在我國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hui) 風俗的熏陶之下,大家對待老人都會(hui) 有一種保護者心態,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可能是想到自己年老時候的樣子,直播觀看者會(hui) 認為(wei) 自己動動手指就能讓老人少辛苦一點,多休息一會(hui) 兒(er) 。在流量為(wei) 王的時代,能引發觀看者共鳴,讓其產(chan) 生同情心理,從(cong) 而主動從(cong) 自己口袋中掏錢在直播間購買(mai) 商品,就能為(wei) 機構帶來巨額利潤,而這巨額利潤往往隻要分十之一二給老年主播,其便會(hui) 感激涕零,無論是投入成本還是分利方式,都是主播背後的公司最願意看到的。”任超說。
在任超看來,“賣慘式”直播中的老年人直播存在套路化趨勢、自媒體(ti) 和MCN公司操控痕跡明顯、直播間愛心打賞以及購物收入的利潤分配方式不公、深夜長時間直播損害老年人健康等問題都值得關(guan) 注。老年主播和MCN公司之間的從(cong) 屬性關(guan) 係,要特別注意是否違反了勞動法中的勞動者休息權、獲得報酬權的相關(guan) 規定,以及是否違反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等。
李傑說,這種行為(wei) 可能並不在平台的重點監管範圍內(nei) ,平台對於(yu) 欺詐行為(wei) 一般也隻采取封號處理。主播過幾天再開個(ge) 新賬號繼續進行同樣的直播即可繼續獲利,違法成本較低。
對於(yu) “擺拍”“賣慘式”直播等網絡營銷套路,應該如何規範治理?
安誌軍(jun) 建議,完善直播行為(wei) 規則。直播平台在主播入駐時,即在協議中對賣慘等非正常銷售方式進行規則禁止,並製定針對性責任,從(cong) 根本上杜絕不正常銷售行為(wei) 。另外要加強平台監管。直播平台應建立“信息技術+人工監控”的綜合監控體(ti) 係,及時發現並固定賣慘等非正常銷售的證據,及時切斷該直播,對涉及賣慘等非正常銷售的賬號進行限期禁播甚至封停,對直播賬號注冊(ce) 主體(ti) 、主播等進行限製注冊(ce) 、進駐。
李傑認為(wei) ,平台對於(yu) 這種“賣慘式”直播間可以設置一個(ge) 專(zhuan) 門審查部門,加大專(zhuan) 項審查力度,禁止虛假“賣慘式”直播間商業(ye) 變現,扛起平台責任大旗。還要加強平台與(yu) 監管、執法部門的聯動,針對專(zhuan) 門營銷“賣慘式”的公司及個(ge) 人進行嚴(yan) 格處罰,平台應積極協助監管、執法部門,將這類違法行為(wei) 扼殺在搖籃裏。(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