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城市圖書館將全麵啟動搖籃書香計劃

發布時間:2023-12-28 15: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這裏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牆結構建築,這裏有目前全國最大的智能化立體(ti) 書(shu) 庫……昨日,一座由144棵“銀杏樹”支撐起的知識空間——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正式開放。當天,風華國樂(le) 演奏會(hui) 、漢服換裝體(ti) 驗、國風主題留影、銀杏穀集章、祝福集“盒”、雕版印刷體(ti) 驗等一係列沉浸式體(ti) 驗活動,拉開了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每年千場活動的序幕。

  以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赤印”為(wei) 靈感

  據首都圖書(shu) 館副館長李念祖介紹,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總建築麵積約7.5萬(wan) 平方米,地上3層,地下1層,藏書(shu) 量達800萬(wan) 冊(ce) ,閱覽坐席約2400個(ge) ,打造“臨(lin) 山間 於(yu) 樹下 勤閱覽”的閱讀意境。自此,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與(yu) 首都圖書(shu) 館華威橋館址和首都圖書(shu) 館大興(xing) 機場分館共同構成了首都圖書(shu) 館“一館三址”的服務新格局。

  “在這個(ge) 圖書(shu) 館裏,我們(men) 擁有了全球最大的單體(ti) 圖書(shu) 館閱覽室,就是‘森林書(shu) 苑’,麵積有21800平方米。已經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李念祖介紹,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建築設計理念以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赤印”為(wei) 靈感,以銀杏樹和銀杏葉為(wei) 主要設計元素,144根立柱宛如銀杏樹幹,這些樹幹裏隱藏著消防水係統、弱電係統、機電係統,從(cong) 裏到外都穩穩地撐起整座“森林書(shu) 苑”。

  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建築頂上的570片葉片年發電量25萬(wan) 度,126個(ge) 采光頂讓陽光照進圖書(shu) 館,極大地降低了建築物日間照明所需用電量。同時,采光頂玻璃還運用了調光技術,可以在中午等光線充足時降低透光率,在早晚增加透光率,保障閱讀時的光線需求。整棟建築最大的亮點玻璃幕牆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牆結構建築,通透開闊的視野將圖書(shu) 館與(yu) 自然融為(wei) 一體(ti) ,讀者可低頭看書(shu) 、抬眼觀景。

  山間閱覽區設圖書(shu) 四大專(zhuan) 區

  據了解,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此次開放區域為(wei) :山間閱覽區、24小時圖書(shu) 館、休閑閱讀區、元宇宙體(ti) 驗館、庫本閱覽區和立體(ti) 書(shu) 庫。開放時間為(wei) 周二至周日10:00-20:00。其中24小時圖書(shu) 館將全年不閉館開放,是京城首家以視覺識別實現無感借還體(ti) 驗的文化空間。

  山間閱覽區為(wei) 讀者提供中外文圖書(shu) 的閱覽和外借服務。讀者沿春楮徑、夏墨徑、秋毫徑、冬石徑拾級而上,隨行隨閱。亮點圖書(shu) 架設置文化和旅遊圖書(shu) 、法律圖書(shu) 、獲獎圖書(shu) 和“閱讀之城”圖書(shu) 四大專(zhuan) 區,開館期間還特別點綴了“詩歌”主題的藝術家手作書(shu) ,邀請讀者漫步書(shu) 山,邂逅驚喜。

  元宇宙體(ti) 驗館則構建超越想象的虛擬與(yu) 現實交融的閱讀世界,數字孿生技術將實體(ti) 場館複刻至雲(yun) 端,讀者穿行線上的平行世界,可體(ti) 驗、參與(yu) 線下館內(nei) 的展覽、活動,也可與(yu) 線上世界的讀者、館員、專(zhuan) 家交流互動,固定的三個(ge) 虛擬形象有魯迅、未來和孩子,讀者也可以選擇他們(men) 來交流互動,盡情探索知識的無垠邊界。

  立體(ti) 書(shu) 庫可自動分揀搬運

  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智能化立體(ti) 書(shu) 庫。主庫區建設麵積約3000平方米,書(shu) 庫高度16米,藏書(shu) 量達715萬(wan) 冊(ce) ,配備有13台大型的堆垛機,共計32232個(ge) 貨位,采用金屬書(shu) 箱來保存書(shu) 籍。書(shu) 庫揀選區配置了6個(ge) 揀選工作站、7口分揀機,以及智能送書(shu) 機器人等設備,實現圖書(shu) 的自動出庫、自動分揀、自動搬運,讀者可從(cong) 手機端或自助設備上檢索和借閱庫本圖書(shu) ,15分鍾內(nei) 便可在數百萬(wan) 冊(ce) 圖書(shu) 中完成揀選。兩(liang) 側(ce) 的屏幕上會(hui) 有立體(ti) 書(shu) 庫運行的原理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圖書(shu) 館門前還有一個(ge) 機器人在來回穿梭。據首都圖書(shu) 館副館長謝鵬介紹,這是一款室外文獻流通機器人,它可以到綠心公園裏的北京藝術中心、大運河博物館“串門”,按照規劃路線服務,為(wei) 園區裏的讀者提供借書(shu) 、還書(shu) 、谘詢的功能。讀者可以隨時呼喚機器人,便可在機器人屏幕或掃碼後在手機終端上查看機器人書(shu) 格內(nei) 100餘(yu) 冊(ce) 精選圖書(shu) 。此外,城市圖書(shu) 館還有其他“機器人館員”,可完成自動書(shu) 籍分揀搬運、為(wei) 讀者提供預約送書(shu) 到桌服務等。

  此外,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將智能樓宇的建設概念疊加至智慧圖書(shu) 館建設全過程。憑借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GIS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3D實景展現、信息實時更新。在數字孿生呈現基礎上,將圖書(shu) 館的建設情況、裏程碑事件、館藏信息、借閱數據、客流數據、空氣質量等信息投射到數字世界中,移步換景,為(wei) 讀者呈現一個(ge) 科技感強、體(ti) 驗度高的屏上圖書(shu) 館,實現“一屏觀全貌”。

  城市圖書(shu) 館還將為(wei) 讀者提供專(zhuan) 屬智慧桌麵,與(yu) 桌麵高度融合的一體(ti) 化設計,擁有類紙護眼顯示屏幕、AA級護眼燈光,更可為(wei) 讀者提供坐席預約、識別閱讀、文獻檢索、電子閱讀、送書(shu) 到桌、資源預約、智能谘詢等服務,是連接館內(nei) 各類智慧服務的中樞設施。其中的護眼燈光可記錄每位讀者的喜好,登錄後可調節到已經保存的設置。

  未來將開通京津冀讀者網借服務

  對於(yu) 未來運營計劃,李念祖介紹,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將在全市率先提供免押金辦證服務,讀者可免費借閱中外文圖書(shu) 和期刊、視聽光盤、少兒(er) 中文圖書(shu) ,最大外借數量達30冊(ce) /件,位列全國省級館第一。此外,還將開通覆蓋京津冀三地讀者的“送書(shu) 到家”網借服務,更提供百餘(yu) 個(ge) 數據庫、400餘(yu) 萬(wan) 冊(ce) 電子書(shu) 、近5萬(wan) 種電子報刊多平台線上服務,數字資源總量達600TB,永不打烊的雲(yun) 中圖書(shu) 館是全媒體(ti) 學習(xi) 時代的知識寶庫。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將全麵啟動“搖籃書(shu) 香計劃”,向全市新生兒(er) 免費發放第一張讀者證、第一本書(shu) 、第一份書(shu) 單、第一張書(shu) 簽,滿含書(shu) 香的新生禮物陪伴孩子茁壯成長。另將提供1000種“終身閱讀書(shu) 單”紙電一體(ti) 免費閱讀資源,並通過線上平台分齡分級開展包含啟蒙共讀、通勤閱讀、深度閱讀等社群活動。

  在公共閱讀活動方麵,堅持普惠與(yu) 分眾(zhong) 相結合,充分挖掘館藏資源,每年開展1000場以上活動,讓全民閱讀多姿多彩、深入人心、熠熠生輝。“森林閱讀季”則將於(yu) 春秋兩(liang) 季麵向少兒(er) 讀者舉(ju) 辦名家講堂、森林故事會(hui) 、童心舞台、繪本戲劇、cosplay、圖書(shu) 漂流等活動;“書(shu) 林隱語”圍繞《牡丹亭》和《山海經》兩(liang) 大主題打造沉浸式閱讀,為(wei) 讀者帶來年輕化、趣味化的閱讀體(ti) 驗;“百部經典傳(chuan) 習(xi) 課”邀請專(zhuan) 家係統講授經典典籍,同步開展線下授課與(yu) 線上資源發布;“典籍裏的非遺”邀約讀者體(ti) 驗“品茶、讀書(shu) 、看戲”的雅韻生活;“我們(men) 的節日——非遺陪你過大節”將在春節等7個(ge) 傳(chuan) 統節日安排表演、技藝、雅集等不同形式的非遺活動。

  文/本報記者 張恩傑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