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拍片、打疫苗……患兒需要嗎?兒科醫生解讀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張鈺惠 邵萌)秋冬季是兒(er) 童呼吸道疾病高發期。近期,全國多地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疊加,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多,家長帶患兒(er) 就醫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誤區。
患兒(er) 哪些症狀可以居家觀察,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輸液一定好得快嗎?拍胸片是否有必要?哪些群體(ti) 需要打流感疫苗?近日,中新網對話首都兒(er) 科研究所附屬兒(er) 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呂芳,作出專(zhuan) 業(ye) 解讀。
什麽(me) 情況下患兒(er) 需要就醫?
關(guan) 於(yu) 如何判斷患兒(er) 是否需要就醫,呂芳表示,首先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精神好一般就沒有什麽(me) 大問題”。此外,在近期的呼吸道感染高峰中,一些患兒(er) 高燒不容易退,如果患兒(er) 高燒不退,尤其是三天不退燒,應該及時就診。
“健康中國”曾發文提醒,兒(er) 童如出現體(ti) 溫>38.5℃超過3天、劇烈咳嗽、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嗜睡、嚴(yan) 重嘔吐與(yu) 腹瀉、手足皮膚發涼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呂芳談到,她在門急診接診的患兒(er) 中,大約有1/3是不需要來三甲兒(er) 童專(zhuan) 科醫院就診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12月24日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國家衛健委通過加強基層兒(er) 科建設,充實兒(er) 科醫生隊伍,要求轄區內(nei) 綜合醫院兒(er) 科跟基層機構做好對接,開展基層呼吸道疾病診治情況每日監測等方式,指導各地能夠切實發揮基層哨點作用,引導合理就醫。根據監測,從(cong) 11月26日至今,基層每日呼吸道疾病診療量占到全國醫療機構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的40%左右。
什麽(me) 情況下患兒(er) 需要輸液?
“一些家長存在誤區,認為(wei) 孩子得了肺炎就一定要輸液,其實不是這樣的,病毒性肺炎輸液也不管用。”接診時,一些家長會(hui) 要求給患兒(er) 輸液,認為(wei) 這樣更有效。每當這時,呂芳都會(hui) 耐心地向家長解釋,什麽(me) 情況下不需要輸液。
呂芳表示,明確的支原體(ti) 肺炎、嚴(yan) 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輸液的,很多病毒感染是不需要輸液的。另外,有些病毒感染尚無對症的抗病毒藥物,需要等待自愈。
患兒(er) 拍胸片有必要嗎?
呂芳談到,在接診的過程中,也會(hui) 遇到一些家長認為(wei) 孩子咳嗽較久,要求給孩子拍胸片的情況。實際上,在看診過程中,醫生給孩子開此類檢查會(hui) 比較謹慎,因為(wei) 拍胸片會(hui) 有一定的輻射。
呂芳表示,如果沒有懷疑孩子患上肺炎,一般不會(hui) 給他們(men) 拍胸片,隻有高度懷疑才會(hui) 拍。“比如說,如果孩子發燒一兩(liang) 天,也不怎麽(me) 咳嗽,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不需要拍片的;如果孩子發燒五天以上,或者咳嗽得特別嚴(yan) 重,聽著肺裏有囉音,這種情況下就會(hui) 建議拍胸片。”
“在看診過程中,我也會(hui) 觀察孩子在我診室裏咳嗽的情況。如果在診室裏都頻繁地咳嗽,通常是比較嚴(yan) 重的,我就會(hui) 給他拍片。”呂芳說。
近期流行的呼吸道疾病感染後是否會(hui) 有抗體(ti) ?
各類呼吸道病原體(ti) “交織”是本輪感染的特點之一。國家衛健委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近日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分析認為(wei) ,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yu) 多種呼吸道病原體(ti) 疊加有關(guan) 。
呂芳表示,在她近期接診的患兒(er) 中,也有反複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的情況。
“有不同種類的病毒,病毒又分好多血清型,得了一種病毒裏的亞(ya) 型也有得其他亞(ya) 型的可能。就像流感,有的孩子剛得完甲流,隔了一段時間又得乙流,也有的剛得完甲流又得甲流的情況,這就可能是不同的血清型。”呂芳說。
哪些群體(ti) 需要打流感疫苗?
呂芳建議,5歲以下的嬰幼兒(er) 、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基礎性疾病患者等流感重症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另外,幼兒(er) 園教師等接觸兒(er) 童較多的人群也應接種。
作為(wei) 醫護人員,呂芳每年都會(hui) 接種流感疫苗。她表示,接種流感疫苗能夠有效預防感染流感後發展為(wei) 重症的情況。
現在接種流感疫苗還來得及嗎?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12月2日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之前沒有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現在接種流感疫苗仍然有效,6個(ge) 月以上人群均可接種,建議盡早接種。(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