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中能挖出“寶石”?小心“考古盲盒”暗藏的風險
石膏中能挖出“恐龍化石”或“寶石”
小心,考古盲盒暗藏這些風險
挖“恐龍化石”,挖“寶石”……挖掘考古類盲盒玩具近來在孩子中頗為(wei) 流行。但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在孩子們(men) 享受探索樂(le) 趣的同時,這類玩具潛藏的安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讓孩子體(ti) 驗“挖寶”的快樂(le)
“體(ti) 驗考古現場,探索文物發掘。”挖掘考古類盲盒玩具的宣傳(chuan) 語不僅(jin) 孩子看了心癢癢,估計不少大人也想試一試。揚子晚報記者在網購平台輸入“考古玩具”發現,各式各樣的考古盲盒玩具琳琅滿目,既有“恐龍迷”們(men) 喜愛的“恐龍化石”,也有“玉石迷”們(men) 鍾愛的“古玉”“寶石”,還有的則可以挖出昆蟲標本等。
在實體(ti) 玩具店,考古盲盒玩具同樣被擺在了醒目的位置。不僅(jin) 如此,考古盲盒玩具還受到了不少親(qin) 子博主的推薦,推薦的理由包括:可以讓孩子有職業(ye) 體(ti) 驗的樂(le) 趣,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長時間的細心挖掘還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yang) 孩子的耐心和專(zhuan) 注力等。
存在一定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
記者采訪中看到,考古盲盒玩具的“寶物”通常被石膏包裹在其中,孩子需要用配備的小錘子、小鏟子等工具一點一點將石膏挖開,並最終將“寶物”完全挖掘出來。
需要提醒的是,當孩子們(men) 在享受探索樂(le) 趣的同時,考古盲盒玩具潛藏的安全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近對挖掘考古類盲盒玩具進行了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經綜合分析評估,考古盲盒玩具存在一定的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主要表現為(wei) 產(chan) 品內(nei) 含有小零件、小球等,存在兒(er) 童誤吞的風險;可觸及的銳利尖端、木刺、突出物等,可能造成刺傷(shang) 、劃傷(shang) 、割傷(shang) 兒(er) 童皮膚的風險;仿製配件及包裝上缺失警示標識,可能造成防護不當的風險。
留心適用年齡警示說明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家長在給孩子選購、使用考古盲盒玩具時,要注意查看產(chan) 品包裝上的生產(chan) 廠名稱及地址、產(chan) 品名稱、型號、執行標準、適用年齡、安全警示等信息是否齊全。並留心使用說明書(shu) 、警示說明、注意事項等,如“警告!產(chan) 品內(nei) 含小零件/小球,不適合3歲以下兒(er) 童使用”等。對於(yu) CCC認證範圍內(nei) 且適用於(yu) 14歲以下兒(er) 童玩耍的考古盲盒玩具,包裝上還應標有“CCC”標識。
此外,考古盲盒玩具在使用過程中,家長也可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判斷挖掘工具和預埋物是否存在銳利尖端或毛刺。並通過拉扯等方式,觀察預埋物結構是否牢固,提醒兒(er) 童玩耍時注意安全,避免因破裂、斷裂產(chan) 生的銳利尖端或毛刺導致刺傷(shang) 、劃傷(shang)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